人生有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八雅同屬文化藝術(shù),相互關(guān)聯(lián),相互影響,共同構(gòu)建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其中,詩詞又被稱為“中國人的信仰”,詩詞里既有家國情仇,也有柴米油鹽,他記載著中國的偉大歷史,記錄著中國人的點滴生活。常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酒會令人詩興大發(fā),卻也“舉杯消愁愁更愁”。然而,酒需共酌、茶可獨品,也有無數(shù)詩人以茶為詩、飲茶作詩,創(chuàng)作出了一首首流芳百世的作品。 山泉煎茶有懷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樂天的詩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王”“詩魔”之稱。此詩同樣淺顯易懂、簡潔明朗,然而寥寥數(shù)語,卻將煮茶所需的原料、器具,以及煮茶過程的情景、心境清晰、生動呈現(xiàn),一個“愛茶人”的形象躍然紙上。飲茶,不需要理由,只需要志趣相投,我有茶,你有故事嗎?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dāng)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這首詩因被選入《千家詩》而流傳甚廣,但細(xì)細(xì)品味,其意甚深?!昂箍蛠怼碑?dāng)非尋常客,以“茶當(dāng)酒”,并非無酒可飲,而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后“竹爐沸火初紅”,與屋外寒冷形成反襯,烘托出情誼暖暖之氛圍。第三、四句,又由內(nèi)轉(zhuǎn)外、由近及遠(yuǎn),尋常的窗前,因有梅花而不同,更以梅花的高潔,暗贊朋友的高雅,與首句“茶當(dāng)酒”形成呼應(yīng)。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宋·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 敲門試問野人家。 蘇軾43歲在任徐州太守時,當(dāng)?shù)匕l(fā)生嚴(yán)重旱災(zāi),蘇軾率眾求雨成功后,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在路上寫成此作。作品樸實中見傳奇,描述了在鄉(xiāng)間的見聞和感受,表現(xiàn)了鄉(xiāng)村的清新和淳厚,構(gòu)成了一幅美好真切、生機盎然的生活畫面。“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烈日之下,酒困之人,思茶解渴,字面上有旅途勞累之態(tài),傳達的卻是愛民喜悅之情。 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蘇軾 春未老,風(fēng)細(xì)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公元1076年,蘇軾任職密州期間,登上超然臺,眺望春色煙雨,觸動鄉(xiāng)思,寫下此作。這首詞上篇寫景,“煙雨暗千家”,滿城風(fēng)光、盡收眼底;下篇抒情,“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借煮茶來排遣對故國思念之情,表達了詞人“詩酒趁年華”的超然與熾熱。在東坡這里,茶不僅是生活儀式感,還可以慰藉酒醉、鄉(xiāng)愁。 臨安春雨初霽 宋·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陸游曾被孝宗召見,卻未得到重用,輾轉(zhuǎn)多地、漂浮多年,對于宦海沉浮、世態(tài)炎涼,便愈發(fā)體會深刻了。詩的開篇就是“世味之薄”,頷聯(lián)一改放翁風(fēng)格,沒有“鐵馬金戈”“氣吞殘?zhí)敗钡臍鈩?,而是“小樓一夜聽春雨”,綿綿愁緒無絕期,在此只能“閑作草”“戲分茶”。全詩沒有豪放、悲壯與憤慨,有的只是壯志未酬的一聲長嘆。在放翁心里,茶可以消解傷感、化去愁思。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宋·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yīng)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這首詞通篇從醉酒寫鄉(xiāng)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昂帐捠挕敝畷r,“梧桐已凋”之景,只好借酒消愁,之后以茶醒酒,且特喜苦茶,說明飲酒甚多?!皥F茶”即茶餅,宋代有為進貢而制作的龍團、鳳團,印有龍鳳紋,最為名貴。下篇寫飲酒之因,本來以酒澆愁,卻以陶潛“采菊東籬下”自我寬解,故作達觀之想,使得憂憤更深、鄉(xiāng)愁無限。 浣溪沙·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 清·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fēng)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 這首詞是納蘭性德為悼念亡妻盧氏所作。盧氏多才多藝,可惜成婚三年后亡故。詞的上闋是此時此地的沉思,是孤獨和凄涼;下闋是對往事的追憶,是深情和追悔。“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前一句寫自己醉酒沉睡,妻子擔(dān)心驚擾,故而輕手輕腳;后一句寫夫妻風(fēng)雅生活,用李清照和趙明誠以茶賭書的典故,表明自己對盧氏的深深愛戀和無限哀傷。“當(dāng)時只道是尋?!?,如今卻陰陽兩隔,“生死兩茫?!?,令人不禁潸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