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大家都聽過,那即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古代,只要誰當了皇帝,就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天下每一寸土地都是屬于他的,雖然從來就沒有哪位皇帝真正做到過統(tǒng)一到每一寸土地的程度,不過退一步說,皇帝若是想要拆到某處還是易如反掌的,一道命令就能讓一座建筑從地面上消失。不過唐高祖李淵卻遇到了點麻煩,他想要拆到一處建筑,結果李世民卻站出來阻撓,甚至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他不僅沒拆此地,反而還重賞了此地,這背后又隱藏著什么秘密呢? (李淵劇照) 這事發(fā)生在大唐武德五年的五月,一天,少林寺眾僧都神情凝重,儼然一副要對抗強敵的樣子,莫不是各路英雄豪杰又要在這少林寺一決雌雄?或者是圍剿類似“蕭峰”一般的角色?并非如此,他們只不過是接到了一紙詔書,而這詔書的內(nèi)容就是要拆了少林寺,眾僧就地遣散,下詔的人自然就是當時的皇帝李淵了。因為李淵想要將偽鄭之地的所有寺廟都廢除,少林寺自然也不能例外。 (李世民劇照) 通常情況下,圣旨都來了,按理說這接旨的人即便有萬般不愿,也只能附和一句“謝主隆恩”,但是少林寺乃是佛門清靜之地,而這些僧人又是六根清凈之人,說白了,他們可不管你是不是皇帝。當然,不到萬不得已,他們是不會和皇帝硬碰硬的,他們首先想到的是求助秦王李世民,因為少林寺當時在解救秦王,還有擒拿鄭王、攻克轘州之時都立下了汗馬功勞,李世民作為一代明主,不會對此視而不見。 (少林僧人劇照) 所以,李淵說要:“拆了少林寺。”李世民卻諫言:“此地不可拆?!苯又闶悄眠@少林寺的功勞作為勸言。不過李淵依然沒有被說服,因為其他地方的寺廟都被拆了,唯獨他少林寺不拆,不是有厚此薄彼之嫌嗎?于是還是執(zhí)意要拆。前面說到,少林僧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和皇帝作對,而如今已經(jīng)就是“萬不得已”的情況了,所以他們不惜拿起棍棒武器以求自保了。李淵無奈,為了保住“仁義”之名,只好放棄了拆這少林寺的想法,不過少林寺的反抗還是讓他頗為生氣的,畢竟他是皇帝,少林僧人公然以下犯上,必須得罰,于是他便將李世民賜給少林的四千畝田地給收回了,少林僧人們也一度過得十分緊張。 (少林寺) 不過好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也沒忘了這幫曾經(jīng)幫助過他的老伙計們,他和李淵不一樣,不僅不拆少林寺,反而還重賞了少林寺!先是將之前的四千畝地賞賜給他們,接著,并且讓僧人可以吃酒肉,可以說李世民對于少林寺也算是知恩圖報了。 (天策府) 不過這事只是一件簡單的“拆遷事件”嗎?很顯然沒那么簡單,在蠢哥看來,李淵怎么會不知道李世民和少林寺之間的關系?而且當時還就是李世民賜給少林是四千畝田地,并且還賜惠場、曇宗等僧人為軍僧,說白了,他們就是李唐的自家人,李淵為何要在此時刁難少林寺?原因很簡單,李淵不過是想借此機會打壓李世民和他的天策府勢力,結合李世民后來發(fā)動玄武門之變,難道在此之前李淵一點端倪都沒看出來?不可能,他可不是昏君,故想出了以拆少林寺來試探李世民的想法,只是沒想到李世民還真挺護犢子的,這事最終才不了了之。不過這只是蠢哥的一家之言,但少林寺能夠延續(xù)至今,那還真是拖了李世民的福,當然,這也是惠場、曇宗、志堅等高僧用自己的行動爭取而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