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劑的基本性質(zhì)及其應用
表面活性劑 1.膠束與臨界膠束濃度 2.親水親油平衡值及其應用☆ 3.起曇和曇點 4.表面活性劑的毒性 5.表面活性劑在中藥制劑中的應用☆ 6.表面活性劑的類型與特點 7.表面活性劑常用品種與應用 表面活性劑的基本性質(zhì)及其應用 凡是能夠顯著降低兩相間表面張力(或界面張力)的物質(zhì),稱為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的分子結構中同時含有親水基團和親油基團,具有“兩親性”。 (一)表面活性劑的應用☆ 陽離子型:消毒、殺菌、防腐 其他類型:增溶、乳化、潤濕、起泡與消泡 (二)表面活性劑的基本性質(zhì)1.膠束和臨界膠束濃度 低濃度:界面吸附臨界膠束濃度(CMC):形成膠團(親油基團向內(nèi)、親水基團向外,在水中穩(wěn)定分散,大小在膠體粒子范圍) CMC越小,其增溶能力越強。 2.親水親油平衡值(HLB) 表面活性劑分子中親水、親油基團對油和水的綜合親和力,稱為親水親油平衡值。 HLB值愈高—→其親水性愈強 HLB值愈低—→其親油性愈強。 應用>15:增溶劑; 8~16:0/W型乳化劑 3~8:W/0型乳化劑 7~9:潤濕劑 ★背記技巧★ 親水親油平衡值 數(shù)大親水小親油 15以上可增溶 7到9做潤濕劑 8前8后各不同 油包水來水包油 3.起曇和曇點 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溶解度開始隨溫度升高而加大,當達到某一溫度時,其溶解度急劇下降,溶液出現(xiàn)渾濁或分層,但冷卻后又恢復澄明。這種由澄清變成渾濁或分層的現(xiàn)象稱為起曇,該轉(zhuǎn)變點的溫度稱為曇點?! ?/p> 普朗尼克F-68:不起曇 含有能產(chǎn)生起曇現(xiàn)象表面活性劑的制劑,由于加熱滅菌等影響而導致表面活性劑的增溶或乳化能力下降,使被增溶物質(zhì)析出或乳劑破裂,當溫度下降后可能恢復原狀,但有些則難以恢復。因此,含有此類表面活性劑的制劑應注意加熱滅菌溫度。 4.表面活性劑的毒性 溶血作用:陽離子型、陰離子型>非離子型>聚山梨酯類非離子型 常用的表面活性劑 按解離情況不同: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其中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又分為陰離子、陽離子和兩性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常用的表面活性劑的分類: ★背記技巧★ 陰離子型:三酸、硫酸、磺酸 陽離子型:新舊潔爾滅 兩性離子:豆卵磷脂 非離子型:司盤親油油包水,吐溫賣澤水包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