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瑪干沙漠,坐落在絲綢之路上面。早在漢代的時候,這個地方就成為了中西貿(mào)易的必經(jīng)之路,古老的商人牽著駱駝,攜帶這中國的絲綢和瓷器穿越這個干燥的地方,一步步朝著西方走過去,而回來的時候,駱駝上已經(jīng)換上了毛毯,香料等,再次經(jīng)過這個地方。 作為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路,這個沙漠并不是軟綿綿的,甘心作為一條東西聯(lián)通的道路,偶爾的時候他也會發(fā)飆。在那個時候沙塵暴鋪天蓋地,席卷著在他身上生活的一切生物,黃沙過后,除了剩下遍地的沙子,什么都不會留下。而且這么長時間里,他吞沒的不止生命,連文明也被它吞沒不少。隨著古老的絲綢之路的斷絕,這個塔克拉瑪干沙漠也變成了一個生命禁區(qū),但凡步入其中的人,都會面臨非常困難的環(huán)境,所以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前,這個地方都一直是人跡罕見。 不過在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在西北施行抗沙漠化,改造這個不毛之地,希望能夠扼制沙漠的擴大。這種行動一直都在進行著。去過這個地方的人都知道,這個地方除了黃沙就是黃沙,沒有一點用處,而且在其中還有很多的危險,每年還要在這里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改造沙漠,簡直就是廢土一片,沒啥作用。不過這個“廢物”沙漠不是沒有作用,而是作用根本不在中國,簡單點說就是它不愛國,根據(jù)專家的調(diào)查研究,塔克拉瑪干沙漠為美國西部帶去了雨水和降雪。 塔克拉瑪干沙漠作為我國第一大沙漠,世界第二流動性沙漠,本身就是非常干旱的,而且在周圍高山的圍困下,沙漠無法四處游逛,但同時濕暖氣流進不去,導(dǎo)致這個沙漠干旱非常。干旱就會導(dǎo)致沙漠中的石頭不斷的風(fēng)干破裂,沙子不斷增多,每次遇到狂風(fēng),這些沙子都會隨著風(fēng)到處飄,有的沙子落到了我國境內(nèi),有的落入到了太平洋中,而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會飄過廣闊的太平洋落入到美國西部。 沙子落入到美國西部怎么會帶去雨水呢?這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個沙漠中的沙子中含有大量的鉀長石,這種物質(zhì)的作用就和人工降雨的碘化銀相差不多,能夠自然引發(fā)雨水結(jié)冰,而這種情況在干旱的美國西部,完全就是福音,而且這個情況連綿不絕的已經(jīng)過了百萬年,并且只要這個塔克拉瑪干沙漠存在,這種情況就不會停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