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紅 北京平心堂中醫(yī)門診部 今天 前期收縮又稱過早搏動,簡稱早搏。早搏屬于中醫(yī)學“心悸”“怔忡”等病癥范疇。 早搏偶發(fā)者無癥狀或自覺早搏。早搏頻發(fā)者癥見:心悸、胸悶、乏力或者自摸脈搏有間歇等。 早搏西醫(yī)分為房早、室早等。房早較輕,室早頻發(fā)時癥狀較明顯 中醫(yī)認為:早搏病位在心,但病因多由于臟腑失調,氣血虧損,心神失養(yǎng)之正虛,與因濕,因痰,因火,因瘀而致的邪實也有關。所以是一個較為復雜的本虛標實,虛多于實的病證。 1 心陰不足所致早搏 曾接診一位58歲的女患者夏某某。主訴:心慌,胸悶月余。曾作心電圖示:頻發(fā)室早?,F在:入睡難,早醒,時有烘熱汗出。心率偏快,舌紅苔少,脈沉細略數。方用:二至丸,百合知母湯,交泰丸,生脈飲等加味,經過四次治療,諸癥皆消。 2 心脾兩虛所致早搏 47歲的譚先生,患者發(fā)現心慌早搏四月余,曾在安貞醫(yī)院帶號特示:頻發(fā)室早。因不愿意做射頻消融手術。去年三月份來就診于我,初診時主訴有時心慌,睡眠不實,早醒,納可,大便不成形。既往,高血壓3年,高血脂1年,舌胖大,舌淡苔白厚膩,脈沉弦略滑。方用歸脾湯加苦參,大棗,羌獨活,甘松,老茶樹根等。經過四次治療,諸癥好轉。 3 心之陰陽兩虛所致早搏 此癥臨床較為多見,我常用經方炙甘草湯為主加減治療。 4 肝郁化火,火擾心神所致早搏 臨床也較為多見。多見于生氣勞累后心慌明顯的病人,我常用四逆散或柴胡舒肝散為主方加減治療。 5 濕邪擾心所致早搏 30歲的張先生,自述近一月心慌,氣短自摸脈搏有早搏。睡眠不實,易起濕疹。舌苔淡白膩,脈沉滑。方用:平胃散,生脈飲加苦參,大棗,老茶樹根等,七劑后早搏少,二診繼服藥早搏消失。 6 痰熱擾心所致早搏 臨床中常見于肝胃不和,痰濁阻絡擾及心神而致。臨床常用化痰通絡的溫膽湯加減治療。 7 心血瘀阻所致早搏 常見于冠心病患者的早搏,舌下瘀暗,苔紫,血瘀較明顯的患者,可用桃紅四物湯加益氣的黃芪,生脈飲等。 總之辨證論治是中醫(yī)治療的精髓。有是證用是藥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項 紅,副主任醫(yī)師,1976年畢業(yè)于河南中醫(yī)學院,曾工作于北京友誼醫(yī)院,并曾隨診跟師于著名老中醫(yī)焦樹德、路志正、吉良晨、費開揚等。 項主任一直致力于中醫(yī)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臨床。對于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動過速、心動過緩、頻發(fā)室早、房顫等病的治療,能達到較顯著的療效。另外,對于腦血管的后遺癥、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病、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尿毒癥初期以及脾胃病、咳喘病、消渴病、腹瀉、便秘、失眠、水腫、眩暈等病也都有較好的療效。 出診時間: 每周五上午,平心堂王府井店 預約電話: 010—65879199 tips:夏天出汗特別多的時候會覺得心慌氣短。因為汗液出去的同時,你的陽氣擴散了。這時候,你可以吃點生脈飲。 生脈飲:人參、麥冬、五味子。 這是唐代中醫(yī)大家孫思邈創(chuàng)造的方劑,是治療暑熱非常有益的方子。人參補中氣,五味子收心氣,麥冬清肺氣,起到了清肺氣、收斂心氣的作用。夏天多喝點生脈飲就不會感到很疲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