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老媽住在肇慶鄉(xiāng)下,我住在佛山,加上今年忙于家事,很少回老家。 上上周,家里來電說老爸的腳腫了。這我不擔心,因為去年我就發(fā)覺他的腳可能腫了,老年人嘛,腎虛水腫常見,而且我早就有應對方法,那就是醫(yī)圣仲景的防己黃芪湯。去年我對老爸說,服湯藥消腫吧,但他說沒腫,不愿意。農(nóng)村人都這樣,小病不看,沒病不去檢查。這樣最好,不會被無良的西醫(yī)/中醫(yī)/庸醫(yī)糊弄。 于是等到周末,我回去買了三幅防己黃芪湯,漢防己20黃芪25蒼術(shù)15炙甘草6克,加姜棗同煎。 一周后,已有緩解,但沒全好,知而未已。原因可能是: 1.黃芪量不夠。當時由于家里有,沒在藥店過秤,自己添加,因黃芪甚輕,所以量不夠; 2.水性趨下,下肢之水被藥去除,但身體上部之水慢慢流到下肢,所以有所反復; 3.有輕微全身性水腫,須處理 于是,設(shè)計先用一副越脾加術(shù)湯去除全身水腫,麻黃15石膏45生姜5片大棗8個炙甘草8蒼術(shù)15,然后再用防己黃芪湯5服,黃芪35克。買好藥,我回佛山了。 誰知一周后的今天家里來電說水腫全退了,但腳酸疼。一問之下,原來老媽先煎了防己黃芪湯,最后才讓老爸服越脾加術(shù)湯!身體多余的水基本被5服防己黃芪湯清除干凈,哪還有越脾發(fā)汗之汗源? 也無妨,靜養(yǎng)一兩天,酸疼會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