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論依據(jù):《黃帝內(nèi)經(jīng)講解》、《中醫(yī)基礎(chǔ)理論》 論岐黃之道,謀蒼生之福,歡迎各位讀者。 今天這篇文說,我們來講講,當一個人元氣即將耗盡之時,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身體表現(xiàn)。 什么表現(xiàn)呢?您記住,就是身體兩處越來越“歪”,越來越不正。 閑言少敘,我們來看《黃帝內(nèi)經(jīng)》中《素問·脈要精微論》里面的一段話。原文是:“夫五臟者,身之強也。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著,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zhuǎn)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得強則生,失強則死“。 這段話,是來和我們講述中醫(yī)如何通過望診,即通過人體的形態(tài),來辨別五臟精氣的充盛與否的。這里面最關(guān)鍵的一句話,就是“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 什么意思???就是說,頭,乃是五臟精氣和正常思維所在之所?!邦^傾視深,精神將奪矣”,就是說如果腦袋側(cè)歪向一邊了,同時兩目深陷而無神了,這個人的五臟之精氣,就快要用盡了。即,元氣不足了。 咱們知道,我們的頭,有五官。從中醫(yī)角度來說,這五官和五臟之氣是息息相關(guān)的。比如說肝主目,腎主耳,脾主口,肺主鼻等等。另外,頭,為陽氣之總匯。督脈為陽氣之海,上行巔頂。就是說,我們一身的精氣,都要上輸于頭部。所以,正常情況下,我們的頭,就應(yīng)該是端正的。你看英姿颯爽的士兵,還有朝氣蓬勃的學(xué)生,哪一個成天歪著頭???但是,當一個人沒精神了,疲憊了,或者暈厥的時候,頭就歪向一邊了。 所以說,元氣充足之人,頭部就是端正的。元氣不足的人,頭部就越來越歪向一邊,或者前傾、低垂。這是五臟精氣和一身陽氣不能上輸于頭的表現(xiàn)。不信,您仔細看身邊的人,凡身體不好的人,抑或年老體衰的人,腦袋很少端端正正的直挺起來。 接下來再看一句話,這就是“背著,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這句話告訴我們,后背,乃心胸之府,內(nèi)藏心肺。如果肩膀隨著后背的彎曲而塌落傾斜了,這個人的心胸之府就壞掉了,心肺的功能就大大降低了。為什么這么說???肩背部位,一方面內(nèi)藏心肺。心肺之氣正常可以支撐我們的肩部。我們在之前的文說中,已經(jīng)提過了。同時呢,要知道,我們的肩背部乃是臟腑俞穴所在之處。臟腑之氣,濡養(yǎng)著我們的肩背。所以,如果一個人元氣衰竭,五臟之氣不足,那么就會導(dǎo)致肩背部的異常。 所以說啊,咱們看身邊那些身體不好的人,或者年老體衰的人,你仔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在走路的時候,肩背部往往歪向一邊,兩邊不一樣整齊,抑或兩肩隨著后背而前垂,上舉不及。其實不用老人或體弱之人,就算是現(xiàn)在的一般的中年人,青壯年,如果整天在辦公室里面敲電腦,伏案工作,你仔細看,兩個肩部的高低、肌肉筋膜的松軟程度等等,都不一樣。 所以說,當人“元氣”耗盡的時候,身上兩處會變歪。哪里變歪啊?您記住,就是我們的頭和肩。人,無論什么時候,只要頭部和肩部擺得正,擺得挺拔,那整個人的身體就是好的,正氣就是足,就不容易生病,生病了也容易好轉(zhuǎn)。 |
|
來自: 昵稱25382711 > 《武道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