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是一種新體詩歌,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于歌唱。她以姹紫嫣紅、千姿百態(tài)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 李清照、張玉娘、吳淑姬、朱淑真并稱為“宋代四大才女”,每個人都極擅長宋詞創(chuàng)作。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章丘)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 李清照的詞不追求砌麗的藻飾,而是提煉富有表現(xiàn)力的“尋常語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來表現(xiàn)對周圍事物的感觸,刻畫細膩、微妙的心理活動,表達豐富多樣的感情體驗,塑造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她將“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的婉約風格發(fā)展到了頂峰,以致贏得了婉約派詞人“宗主”的地位,成為婉約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時,她詞作中的筆力橫放、鋪敘渾成的豪放風格,又使她在宋代詞壇上獨樹一幟,從而對辛棄疾、陸游以及后世詞人有較大影響。她被稱為“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 李清照代表詞: 《武陵春》、《醉花陰》、《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長門草青青》、《憶秦娥·臨高閣》、《多麗·小樓寒》、《好事近·風定落花深》、《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聲聲慢·尋尋覓覓》、《念奴嬌·蕭條庭院》、《轉調(diào)滿庭芳·芳草池塘》、《清平樂·年年雪里》、《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浪淘沙·簾外五更風》《鳳凰臺上憶吹簫 》等。 朱淑真(約1135~約1180)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南宋著名女詞人,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與李清照齊名。 她的詩詞多抒寫個人愛情生活,早期筆調(diào)明快,文詞清婉,情致纏綿,后期則憂愁郁悶,頗多幽怨之音,流于感傷,后世人稱之曰"紅艷詩人"。作品藝術上成就頗高,后世常與李清照相提并論。流傳頗廣的《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一闋,也有被認為是歐陽修所寫。 朱淑真代表詞: 《鷓鴣天·獨倚闌干晝?nèi)臻L》、《謁金門·春半》、《秋夜有感》、《燈花》、《月華清·梨花》、《春睡》、《春晝偶成》、《舊愁》、《卜算子·詠梅》等。 張玉娘(1250 ~1277) 張玉娘字若瓊,自號一貞居士,南宋女詩人。 張玉娘自幼喜好文墨,尤其擅長詩詞,當時人曾經(jīng)將她比作東漢曹大家(班昭)。她著有《蘭雪集》兩卷,留存詩詞100余首,其中詞只有16首,有人稱之為李清照《漱玉集》后第一詞集。她與李清照、朱淑貞、吳淑姬并稱"宋代四大女詞人"。 張玉娘代表詞: 《山之高》、《拜新月》、《卜歸》、《古離別》、《川上女》、《玉蝴蝶·離情》、《塞上曲》、《王將軍墓》、《詠史·謝東山》、《塞下曲》、《從軍行》等。 吳淑姬(生卒年不詳) 吳淑姬,宋代著名女詞人,家貧,貌美,慧而能詩詞。 南宋人黃升在《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中收錄其詞作三首,并寫有:"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陽春白雪》詞五卷,佳處不減李易安。"其中"黠慧"二字,頗值得玩味。 吳淑姬代表詞: 《長相思令》、《小重山》、《惜分飛》、《祝英臺逝》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