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傷寒論》六經提綱一:“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保?) 二:“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185) 三:“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保?64) 四:“太陰之為病,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保?73) 五:“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281) 六:“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痛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326) 二、傷寒六經診斷標準1、從太陽證診斷標準 (1)惡寒或惡風發(fā)熱; (2)頭或頭項僵痛,身痛關節(jié)痛; (3)身癢、顏面浮腫,脈浮。 2、從陽明證診斷標準 (1)發(fā)熱而不惡寒; (2)便干; (3)口干渴; (4)脈滑或數(shù)有力。 3,從少陽證診斷標準 (1)口苦、咽干、目眩; (2)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 (3)諸孔竅疾患,如:眼、耳、鼻、頭、咽; (4)脈弦。 4、從太陰證診斷標準 (1)大便偏??; (2)胃脘脹滿或腹痛; (3)畏寒喜熱、食不下,嘔吐; (4)脈沉弱。 5、從少陰證診斷標準或問診內容 寒化證: (1)脈微細,但欲寐; (2)怕冷、四肢厥逆; (3)周身關節(jié)疼痛。 熱化證: (1)心煩失眠; (2)口干渴; (3)舌紅無苔; (4)脈沉細數(shù)。 6、從厥陰證診斷標準 (1)消渴; (2)氣上沖心; (3)心中痛熱; (4)饑餓但不想吃; (5)三陽之一與太陰合病,寒熱錯雜。 三、傷寒六經問診順序與技巧 在問時,要做到如下幾點,這幾點是針對六經的證問的, 病人自述后,我一般都是從太陽證逐一地往下問。 但又不可過分機械的從太陽來問,第一,從太陽證開始問 (1)頭痛不痛; (2)脖子痛不痛; (3)腰痛不 痛; (4)惡不惡寒 。第二,從陽明證開始問 (1)吃的怎么樣; (2)大便怎么樣; (3)是一天幾次,還是幾天一次。 第三,從少陽證開始問 (1)口苦不苦; (2)咽干不干; (3)耳嗚不嗚; (4)目昡不眩。 第四,從太陰證開始問 (1)有沒有想吐的意思; (2)有沒有下瀉的感覺; (3)有沒有腹痛表現(xiàn); (4)有沒有饑又吃不下現(xiàn)象。 第五,從少陰證開始問 (1)平時是不是想睡又睡不好,不想睡又要睡; (2)有沒有四肢覺冷的感覺; (3)有沒有四肢無力的感覺。 笫六,從厥陰證開始問, (1)有沒有氣上沖心的表現(xiàn); (2)有沒有心中痛熱的感覺。 不管病人有沒有都要問。這樣一路問下來,病人的證就掌握在我手中了。要說明一點的是,望聞問切四步后,都要服從證的。沒有證,你把脈再好可能也不周全。 |
|
來自: 彼案 > 《六經辯證病機案例辯證六經脈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