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在朋友圈喜歡做這三件事的人,其實最缺愛

 汕頭能率 2019-05-13

造就第425位講者 胡慎之

心理學家

向日葵爸爸IP創(chuàng)始人

大家好,我是胡慎之,今天想跟大家探討的是科技如何影響人們的親密關系。

李開復曾經發(fā)過一篇帖子,說有一個作家寫了一本書叫《如何用30天改變你的妻子(wife)》,兩個星期賣了200萬冊,后來編輯發(fā)現,唉呀,有個字寫錯了,其實是《如何用30天改變你的人生(life)》,改回來后兩個月只賣了兩本。

還有一個美國老電影,說一對夫妻到了一個鎮(zhèn)上,丈夫發(fā)現鎮(zhèn)上所有男人的老婆都非常好,他就覺得很奇怪:“哎,為什么你們的老婆這么好?我的老婆卻經常跟我作?!焙髞碛袀€男的秘密地告訴他:“其實我們的妻子都是機器人,她們被設定了我們想要的程序……”

不久前,日本有一個人宣布他跟初音未來結婚了,初音未來是個二次元的虛擬人物。

作為一個研究關系的人,我經常被問到:你覺得傳統(tǒng)的婚姻模式會不會被重構?

我想說,既然我們都已經可以跟非人類結婚了,那么答案是:。

所以未來,和一個機器人結婚,有可能不僅是男人的夢想,也是女人的夢想。

現代人的婚姻狀況

我們來看一下現代人的婚姻,科技時代,選擇單身的人特別多。

美國有23%的人選擇終身不婚,在日本,50歲不結婚的人中,男性25%,女性17%;歐洲的大城市里,一人家庭的比例達到了55%

中國的離婚率正在逐年上升,而結婚率正在逐年下降。

這是2017年的數據,中國最發(fā)達的城市北上廣深,恰恰也是離婚率最高的城市。

很有意思的是,排名第一的離婚理由是生活瑣事。什么叫生活瑣事?就家里邊的雞毛蒜皮。

我一直以為很多人離婚是因為出軌,但是出軌和背叛的占比實際上是很小的。

我平時做婚姻輔導就經常發(fā)現,主動來做婚姻輔導的一方,是對婚姻懷著比較美好的期待的,而且對婚姻中出現的問題,也是比較敏感的;更重要的是,往往是妻子帶著自己的丈夫來。

而且往往是妻子抱怨一通之后,她的丈夫說:“???這件事情過去幾年了,你還沒有忘記?!”

也就是說,在很多人的婚姻中,可能有一方的熱情已經被生活瑣事磨滅了,而另一方還懵然不知。

人與人之間,什么變了?

那么離婚和科技發(fā)展有什么關系?

科技讓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我們都知道,男人的“男”字是“田+力”,“男主外女主內”好像是我們一直以來約定俗成的,這樣的一種角色分配其實是跟傳統(tǒng)社會中,男性和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所提供的不同價值有關。

但是,由于科技在很多領域無差別地延伸了人類的能力,在現代社會,不管男性或女性,都可以借助科技完成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甚至獲得更多的財富。

在這個過程中,女性的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當然,這是科技帶來的“男女平等”,而不是一種真正的心理上的普遍認同)。

婚姻中很多的內容因此也改變了。比如說本來我們要一起做飯,一個人炒菜,一個人洗碗;如果說我去接孩子,你可能要做一些其它的事情;燈泡壞了要有人換,馬桶壞了要有人修……但是現在不是這樣的。

你會發(fā)現有些人家里根本沒有廚房,或者說是一個無煙廚房,不會做飯或者不想做飯的話,很簡單,打開一個外賣APP,直接送到家,想吃什么吃什么。包括孩子的教育等等,家庭中很多事情都可以通過購買服務來解決,在這樣的情形下,婚姻的功能,或者說婚姻對我們的意義就變了。

另一方面呢,社交媒體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改變了我們的相處方式。

當你遇到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想找一個人訴說,又不一定想跟朋友或者閨蜜分享的時候,陌生交友軟件可以幫助你。彼此都不知道對方是誰,但是你可以跟他說心里話,甚至還能有莫名的安全感,再加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利他的愿望,所以來自陌生人的回應,有時候感覺尤其的溫暖。

被滿足的和不滿足的

為什么很多人,特別是女孩子,喜歡自稱 “寶寶”?因為做一個嬰兒是最幸福的。

嬰兒的幸福在哪里?注意,在于自己的媽媽。媽媽是那個特別喜歡自己孩子的人,你被特別地喜歡。你知道被特別喜歡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作為女孩子,如果你的男朋友非常非常喜歡你,他的眼里只有你,那對你來說是一種幸福對吧?

其次,媽媽對于你是什么?特別的回應。什么叫特別的回應?我一哭,媽媽就來了,哎,太棒了!

所以現在的人都想做別人的寶寶,原因就在于,我想在你心里是特別地被喜歡,還想要你能夠立刻滿足我。

而我們想做寶寶,就是悅己需求更強烈的時候。這時候,我就需要去找各式各樣能夠滿足我,同時最好不需要我去負太多責任的事情,或者那個人。

情趣用品市場,解決了人的需求。可能我只是想跟他有一個短期的關系,我既不愿意付太多責任,也不關心他其它的樣子,所以呢,情趣用品就很好了。

此外還有性愛機器人,有一個網站專門販賣人形玩偶,里面結合了人工智能,據說體驗已經做得非常好,如果這樣的產品也能讓人達到高潮,那我為什么還需要一個現實呢?也許就不需要了。

當我們的悅己需求越來越強烈的時候,你會發(fā)現身邊“糟糕”的人越來越多了。

為什么呀?因為我們的要求很高啊。因為85后,90后,都是喜歡思考“我是誰”的一代人。

為什么他喜歡思考我是誰?很簡單,因為這一代人出生的時候,生存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問題了。

我小的時候,每天想的是今天吃什么?現在很多孩子生下來,他每天想的可能是我要拒絕我媽給我吃什么。

一旦人的生存需求達到滿足以后,就會開始思考,思考什么呢?——“我是誰”。

我的工作室有一些90后、95后的年輕員工,他們很特別,就是有什么想法就會很大方地提出來,不像我們70后,即使有想法,一般也不說。另一方面,我發(fā)現只要是他們喜歡的事情,我就算發(fā)很少的工資,他也很樂意干,有錢難買我樂意。悅己需求對他們來說,真的非常非常重要。

但是很多時候,婚姻是需要一種極大的利他性的,是有一種巨大的責任性的,所以未來中國單身的人可能會越來越多。

我有一個朋友,是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女性,她跟我說:“我掙的錢比一般的男人要多得多,如果我要找一個跟我匹配的男人,或者能讓我仰視的男人,這個人要么在婚姻中,要么年紀很大了,所以真的很難?!薄?/p>

另外一方面,她說:“我一個人特別好,因為在情人節(jié)的時候你只能收到一束花,但我可以收到五束,我被更多的人喜歡。我為什么還要跟一個人去建立婚姻關系,我為什么還要去幫他生孩子?”

每一個人對婚姻的定義都不一樣。更早一些的時候,很多女性認為,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它更多的意義在于解決生存問題,而現在的人不一樣。

但是現在的人,卻又都普遍缺愛

你們缺愛,我這位70后大叔也缺愛,只是70后的缺愛和90后的缺愛不一樣。

70后缺愛是因為我們這一代人的父母沒有太多時間關注到我們身上,所以我們缺。

但90后的缺愛是什么?父母太多的時間關注到我身上、我的表現上,所以我缺愛是因為父母喜歡的好像不是真實存在的我自己,他們一直希望我變成他們期望的那個樣子。

我們說愛是什么,不是“如我所愿”,是“如他所是”。很多人想要找的一種“被愛”也是如我所愿的,而不是如他所愿的。

所以缺愛的人在朋友圈里邊一般會做這三件事:感慨人生、頻繁自拍、轉發(fā)雞湯類的文章。

你們發(fā)朋友圈嗎?

發(fā)照片之前會美顏嗎?

平時做朋友圈建設嗎?

哪怕我現在剛剛起床沒有刷牙洗臉,拍出來一張照片,通過美圖,也可以P得非常漂亮。一定要P過再發(fā),因為我想讓別人看到美美的我,想讓別人喜歡我。

這個“我”其實是“理想自我”,我們需要一個很好的人設去呈現給大家。

這個時候,我們到底在表達什么呢?

其實人與人之間是需要親密關系的。因為人需要歸屬感,如果我們在一段關系里,我就會有一種歸屬感,如果沒有人陪伴,我們就會孤單。這份孤單如何解決?唯一的辦法就是很好的陪伴。

但是很可惜,當你在朋友圈里曬你的“理想自我”的時候,你遇到的那個他,也有可能是曬著他的“理想自我”。那么你認識他之后,有可能就會發(fā)現,啊,原來這個人只是在朋友圈里的才是那個樣子,現實中完全不是。

你想要怎樣的親密?

那我們如何去跟別人親密呢?真正的親密是什么?

親密關系有三個組成部分:長久的互動,共同的興趣或目標,互相影響極大。

現在的人的親密關系變成一種什么樣的狀態(tài)?

我有一個朋友,他特別喜歡寵物,養(yǎng)了很多貓,他跟我說,他之所以養(yǎng)貓是因為不想跟人打交道。比起人,他更喜歡貓。因為人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會違背他的意愿,但是貓跟他之間可以長久地互動,他們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他們互相依戀。

他說:“那只貓現在越來越聽我的話,而我身上越來越多的貓性?!彼€說:“這就是我的親密關系?!?/p>

而我們生活中接觸得更多的人是誰?鄰居,同學,同事。

有一次我去一個比較大型的互聯網公司,晚上十點鐘,看到一群女孩子在加班,我問:“你們沒有男朋友嗎?”她說:“我們都有,這一排的人都有。”

我說:“你們的男朋友呢,不需要相處嗎?”

——“咦,男朋友都在加班呀,我也在加班呀,我們在線上溝通,線上陪伴?!?/p>

所以現在的陪伴實際上不一定是需要兩個人面對面在一起,在線上也是完全可以陪伴的。我甚至經??吹絻蓚€人異地開著視頻,一個人在做作業(yè),另一個人在看著他做作業(yè),這也是一種陪伴。

社交媒體讓我們的溝通更快捷,寶寶最希望的及時的回應,在這里也可以得到滿足。

大家不妨問問自己,

你每一天的工作、生活、社交、朋友圈,是不是界限越來越模糊,甚至被打破了?

你是不是變得像一臺圍繞網絡而生活的機器了?

有多少人晚上睡覺前還在不斷地回復微信和朋友圈的信息?

婚姻的形態(tài)已經存在了2000多年,隨著現代科技的發(fā)展,社交媒體的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已經被深深影響了,現代人對婚姻的訴求,想在婚姻中獲得的價值已經不一樣了,所以,婚姻的形態(tài)一定會變。

在這樣的情形下,我們需要去思考的問題是:到底你更愿意讓一個機器人來陪伴你,還是一個人來陪伴你?

很多“寶寶”經常希望自己什么都不需要做,別人主動來“發(fā)一個男朋友給我”,或者“發(fā)一個女朋友給我”。其實現在已經可以做到了,算法可以幫你實現,只要你上傳擇偶條件,算法就能幫你算出:你的真愛正在一公里之外……

但是,再好的算法,如果說彼此之間所有的東西都通過數據來匹配,當那個人走到你面前的時候,你還會感到驚喜和好奇嗎?

久而久之,我們可能會忘記,人最重要的、讓我們感覺良好的那種直覺

機器人再精準的算法,他無法去替你產生直覺。你跟這個人感覺好不好,很簡單,跟他接觸一下你就知道了。

所以,當別人問我說,科技會不會改變傳統(tǒng)的婚姻模式?我說:

會。

科技是不是讓我們的親密關系多了一個機器人的選項?我說:

不是的。

對我來說,再好的機器人,那也只是一段代碼,一個程序,我更愿意跟一個人真實地接觸,我覺得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陪伴,那是一種幸福。

希望大家都有人陪,都可以去陪伴別人。

編輯 | 漫倩;校對 | 其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