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古代社會,如今在婚姻嫁娶方面,男女相對平等。雖說在某些地方,或者在某些人的思想觀念里,對于男女雙方的婚嫁思想仍比較保守,但比之古代早已有翻天覆地之變化。 古代流傳下來一個詞,那便是“三妻四妾”。簡而言之,古代男子可以擁有許多的妻妾。當然了,這要建立在男方家庭環(huán)境寬裕的情況下,那些古代的貧困百姓自然是沒錢娶那么多妻妾的。 ![]() 不管怎么說,“三妻四妾”的思想放到當今社會自然是行不通的。那么,由古代傳下來的俗語“寧娶從良女,不娶過墻妻”,到底是啥意思?這其實是老祖宗的一種識人術,至于有沒有道理,大家看看便知。 對于“從良女”這個詞,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畢竟這在許多古裝劇里都曾出現(xiàn)過。所謂“從良女”,便是古時候做過特殊職業(yè)的女子,她們決定過上新的生活,遠離原來操作的職業(yè)。 我們都知道,古代青樓姑娘身份是十分低下的,她們要么是家境困難走投無路,不得不走上這樣的道路;要么是遭人販賣至此,無從脫身;還有就是戴罪之身,身不由己。 ![]() 無論是何種遭遇,這些女子并不甘愿過著那樣的日子,大多渴望能夠被人賞識,從而脫離苦海。她們也有著像尋常女子那般的夢想,覓一良人,攜手相伴。 譬如,為人熟知的“秦淮八艷”,她們雖淪落風塵,可并非自己所愿。她們對愛情有著屬于自己的向往,也為此努力著。 從她們的故事,我們可以窺視“從良女”那份真摯的內心,以及她們高尚的品格。換而言之,“從良女”乃是命苦之人,雖處于那樣不堪的環(huán)境,卻仍保有純潔之心,骨子里堅信著從一而終。 至于“過墻妻”,或許大家并不十分熟悉。其實,我們只要聯(lián)想到那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便很好理解了。 ![]() 雖說詩句本身是描寫景色,以此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但在時間的長河里,漸漸地,詩句被后人強加了某種不好的意思那就是以此來指婚內出軌的女性。將女性比作“紅杏”,將出軌說成“出墻”,似乎還挺形象的。 事實上,從古至今,“過墻妻”都是為人所不齒的?!凹t杏”擁有著美好的生活,可卻不甘寂寞,做出違背人倫之事。 對于婚姻而言,不管是男女方,都希望對方足夠忠誠,沒有誰可以忍受另外一半在外有別的人。 如此,將“從良女”與“過墻妻”對比,很容易就能夠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如此,老祖宗的這句識人術到底有沒有道理,也就不言而喻了。 “從良女”的遭遇并不是自己能夠選擇的,她們向往著美好,知道珍惜好不容易能夠伸手去觸碰的幸福。 ![]() 可“過墻妻”原先擁有美好的家庭,不用遭受風塵之苦,本應該過著安穩(wěn)的日子,卻選擇做出讓人不齒之事。在古代的封建思想里,“過墻妻”一旦被休,也唯有承受世人的指指點點了,誰還敢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