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是以鼻塞不通,流涕,甚至不聞香臭為特征的鼻部疾患??煞譃榧毙员茄祝员茄缀瓦^敏性鼻炎。 牡丹滴鼻液 【組成】牡丹皮150g 【制用法】上藥清水浸泡1天,蒸餾成20mn1,使呈乳白色液,制劑時藥物不能超過容器的1/3,水不能超過容器的2/3。取藥液點鼻,1日3次 【功效】過敏性鼻炎。 【出處】湖南醫(yī)藥雜志,(注:本方藥量是原分固表湯) 防風桂枝方 【組成】防風6g,桂枝6g,五味子8g,生黃芪20g,細辛4g,白芍10g,丁香10g,白術10g,生甘草10g 【制用法】上藥加水煎2次,取汁混勻,分2次內服。 【功效】過敏性鼻炎。 【出處】新中醫(yī) 辛夷雞蛋湯 【組成】辛夷30g,雞蛋10g, 【制用法】辛夷花煎水煮雞蛋,吃蛋喝湯。每日1次。 【功效】慢性鼻炎。 【出處】《安徽單驗方選集》 【功效】頭痛,鼻流濁涕,鼻塞不通,嗅覺不靈。 【出處】《河南省秘驗單方集錦》 蒼耳子油 【組成】蒼耳子20粒,香油30g 【制用法】先將香油加熱至沸騰時放藥,至蒼耳子呈黑色焦狀止,用紗布過濾備用。用1×4厘米紗條浸本品后,放在雙下鼻甲上,每日2次 【功效】慢性鼻炎。 【出處】黑龍江中醫(yī)藥 劫敏湯 【組成】黃芪10g,柴胡3g,防風6g,訶子肉10g,干地黃10g,烏梅10g,稀薟草10g,蜂蜜30g 【制用法】前7味藥水煎去渣,兌人蜂蜜,內服,每日1劑。 【功效】過敏性鼻炎。 【出處】江蘇中醫(yī) 鼻炎靈 【組成】蒼耳子(砸裂紋)60g,白芷60g,辛夷60g,冰片粉6g,薄荷霜5g,芝麻油500毫升,液體石蠟1000毫升 【制用法】將麻油、蒼耳子、白芷、辛夷同放鍋內,浸泡24小時,加熱待蒼耳子、白芷、辛夷炸成黑黃色撈出,再下冰片粉,薄荷霜,液體石蠟,攪勻,冷卻后過濾,分裝小瓶內備用。仰頭滴鼻,每次滴1~2滴,日滴1~2次。 【功效】急、慢性鼻炎。 【出處】新中醫(yī) 絲瓜藤豬肉湯 【組成】絲瓜藤(近根部)2~3米,瘦豬肉60g,鹽少許 【制用法】將絲瓜藤洗凈,切成數(shù)段,豬肉切片,同放鍋內加水煮湯,臨吃時加鹽調味,飲湯吃肉。5次為1療程。 【功效】慢性鼻炎。 【出處】《偏方大全》 辛夷散 【組成】辛夷6g,大黃6g,川芎6g,甘草6g,荊芥9g,防風9g 【制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服3g,日服3次,溫酒送下。 【功效】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 【出處】《名家方選》 柏仁煮雞蛋 【組成】側柏仁30枚,鮮雞蛋5只 【制用法】加水用文火煮2小時,取出用水涼過,只吃蛋。每日1劑,分數(shù)次服食。連服3日。 【功效】慢性鼻炎。 【出處】《醋蛋治百病》 蒼路芷湯 【組成】蒼耳草30g,路路通30g,山白芷30g 【制用法】上藥加水煎兩次,取汁混勻,分2次內服。 【功效】外感風寒所致急性鼻炎,癥見鼻塞不通,流清涕 【出處】《中醫(yī)耳鼻喉科學》 干姜散 【組成】干姜末適量 【制用法】干姜末蜜調塞鼻中。 【功效】感受風寒,鼻塞不通。 【出處】《萬病單方大全》 蒼耳當歸飲 【組成】蒼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桔梗10g,當歸15g,細辛3g,薄荷10g,黃芩15g,麻黃5g,藿香10g,生甘草5g 【制用法】囑患者自己煎藥,邊煎藥邊吸入藥壺中散發(fā)之蒸氣,煎煮5-20分鐘,將藥液倒入藥杯中,再繼續(xù)熏聞,待藥不熱,一次日服。每日1劑,20日為1療程。 【功效】慢性單純性、過敏性、肥厚性副鼻竇炎。 【注意事項】治療期間,停用其他一切中西藥物(包括西藥滴鼻劑),注意避風寒。 【出處】山西中醫(y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