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時。
據(jù)說,今年的考生已經(jīng)突破1000萬人大關(guān)。
對于這些考生來說,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將要迎來最后的檢閱,此時,無疑是他們最緊張的時刻。
與此同時,更緊張的還有他們的父母。
高考是中國人的宗教,中國的父母從孩子一生下來,就開始憧憬他在18年后的高考中一飛沖天。
對于孩子的高考,他們其實比孩子更在乎。
但不能替孩子進考場的家長,只能是做好后勤工作,想方設法為孩子提供最優(yōu)質(zhì)的服務。
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改善孩子的伙食。
高考前的孩子,絕大部分會進入大補階段。雞鴨魚肉就不用說了,只要有人說什么食物有助于學習,不管是真是假,家長會統(tǒng)統(tǒng)買來給孩子吃。
如果這些日子有人天天從網(wǎng)上查食譜,在超市的菜攤前轉(zhuǎn)悠,發(fā)愁下一頓吃什么,那個人十有八九是考生家長。
其實,高考前給孩子最好的補品不是吃什么,而是幫他們減壓。
怎樣幫孩子減壓呢?至少需要從這幾個地方入手:
一是不要給孩子提具體的目標。
現(xiàn)在每個孩子心里都有一個問題:如果我考不好怎么辦?
記得兒子在高考前,就不止一次問過我。
我的做法是,讓他設想一下考的最差的結(jié)果會是什么?然后告訴他這樣的結(jié)果我能接受。
既然最壞的結(jié)果不過如此,那么我們就放心大膽地去考試就行了。
永遠有人比我們好,也永遠有人比我們差,考試如此,人生處處都是如此,我們自己努力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就行。
我們當然都希望孩子能夠超常發(fā)揮,都能考上名校,但要把這種想法壓在心底,微笑地告訴他無所謂。
二是不要給孩子過分的關(guān)心和無謂的鼓勵。
有些家長在這幾天如臨大敵,時刻都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在那兒看書,家長在旁邊守著,一會兒送杯水,一會兒削個蘋果,生怕哪里照顧不到位。
有的家長則是不斷給孩子加油打氣,囑咐孩子不要緊張,提醒孩子不要馬虎,說一些正確的廢話。
其實所有的道理孩子都懂,家長只不過是在重復。
這樣做,實際上是在制造緊張空氣,除了讓孩子感到厭煩,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作用。
三是不要改變平時的生活規(guī)律。
如果我們的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困難,以至于平時孩子營養(yǎng)不夠,此時不必專門給孩子補充營養(yǎng)。
記住,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孩子只會營養(yǎng)過剩。
突然的飲食習慣改變,吃太多、吃太膩、吃從未吃過的食品,都可能加重孩子的腸胃負擔,引起身體的不適。
而且,飲食發(fā)生變化,很容易引起如廁習慣改變,這對時間緊張的高考來講不是什么好事。
在睡的方面也是如此,孩子長期的學習生活已經(jīng)形成了自己固有的生物鐘,如果改變的話也難以適應。
所以,不要因為快高考了就加班加點,也不必為了養(yǎng)足精神就早睡早起。
生活規(guī)律和平時一樣,就是最好的高考節(jié)奏。
四是要多聽聽孩子的傾訴。
人和人之間進行交流,是減輕壓力的最佳方法。
很多人之所以精神崩潰出事,就是因為壓力沒有一個出口,在自己的身上不斷積累,最終承受不住。
孩子心里有壓力時,是需要向人傾訴的。
此時,家長一定要做到少說、多聽,讓孩子把壓力釋放出來,讓他知道父母是他堅強的后盾,讓他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卸下思想的包袱。
還有二十多天就要高考,孩子們的學業(yè)水平已經(jīng)定型,不可能再有太大變化。
此時,能夠影響他們高考成績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心態(tài)。
想方設法給孩子減輕壓力,讓他們輕裝上陣,比吃什么營養(yǎng)品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