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情一往,則丑者更好,而好者更丑也?!鷦t愛之,死則棄之,故德者世之所不忘也,形者理之所不存也。故夫忘形者非忘也,下忘形而忘德者,乃誠忘也。】 “偏情一往”,人只要感情有了偏見,形成了主觀,“則丑者更好,而好者更丑也”。雖然別人都覺得那個人很丑,他覺得好,越看越漂亮。如果對這個人感情偏見一來,或者意見不合,就是長得再漂亮,也愈看愈討厭;大概男女之間、夫婦之間、朋友之間,都有這個經(jīng)驗。中國人有一句俗語,“牌打一張,色中一點”,漂不漂亮并沒有一定的標(biāo)準(zhǔn)。當(dāng)兩人感情好的時候,愈看愈漂亮,罵他侮辱他,他還覺得對他好呢!等到感情有了偏見,你對他好死了,他還認(rèn)為你想害他。就是這個道理。 “生則愛之,死則棄之”,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很可愛,生病或者死的時候,就被拋棄了。“故德者世之所不忘也”,道德是世人不會忘記的,譬如經(jīng)常聽到說,某人很有道德的,這個人很好,是世所不忘也。人人都認(rèn)為道德好,但是人真愛好道德嗎?道德是個什么東西?沒有看到過,都被外形所騙。所以“形者理之所不存也”。我們也都知道外形是假的,雖然個個知道,但是個個都會被外在的現(xiàn)象所騙。 所以說,一個人的真正修養(yǎng),是忘了外在一切現(xiàn)象,但能透過現(xiàn)象而看到后面那個真的東西。可是一般人,雖然都知道這個道理,卻做不到,“故夫忘形者非忘也”。相反的,“不忘形而忘德者”,因為一般人都被現(xiàn)象騙了,真正的道德,雖然重要,反而是丟了,所以這個是“乃誠忘也”。郭象的注解,我怕大家忽略里頭的許多好東西,雖然只有一兩句,你透徹把它了解了以后,對于人生,做人處事,應(yīng)用無窮,所以特別提出來,請大家注意。 ——《莊子諵譁》 - 摘錄自南懷瑾先生著述《南懷瑾選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