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問古詩詞中,什么花最受文人墨客推崇?那毫無疑問是梅花。在文人心中,梅花早已成為高潔品質的象征。陸游“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是一朵與世無爭的寒梅;王安石“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是一朵暗香悠然的墻角梅;盧梅坡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是一樹與雪爭香的白梅。 這些經(jīng)典詠梅詩作令人印象深刻,但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林逋的《山園小梅》,更是厲害。歐陽修曾評這首詩說:“前世詠梅者多矣,未有此句也”,意思是這首詩前無古人;辛棄疾更夸張,直接寫道:“未須草草賦梅花,多少騷人詞客??偙晃骱痔幨?,不肯分留風月”,勸后人不要輕易寫梅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首被兩位宋代文壇巨匠捧為神作的《山園小梅》。 《山園小梅》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作者林逋是北宋有名的隱逸詩人,被后世稱為“和靖先生”。林逋一生未娶,也不出仕為官,平生最愛種梅花養(yǎng)仙鶴。所以林逋筆下的梅,頗為引人入勝。 詩的一、二句開篇就寫出了梅花的與眾不同,梅花開在群花凋零的季節(jié),它們迎寒怒放,風光無限,小園成了它們的天下。一個“眾”加一個“獨”是梅花的與眾不同,詩人對梅花的喜愛也全在字里行間。 三、四兩句是全詩最驚艷之語,正是因為這兩句,這首詩才被后世捧為神作。這兩句化出五代詩人江為的殘句“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江為這兩句詩前一句寫竹子,后一句寫桂花,但都寫意境平平,毫不起眼。林逋只改了其中兩個字,將“竹”改成“疏”,將“桂”改成“暗”,一句詠竹和桂的詩,就全是在寫梅了。不但寫出了梅枝的姿態(tài),也寫出了梅香的悠然,在月色朦朧下,這寒梅迎風而開,梅枝倒映在水面,縷縷暗香縈繞,令人心醉。 五、六兩句是寫虛,冬天的飛禽落到枝頭前,忍不住偷看幾眼這梅花;粉蝶要是見到這梅花的艷麗,也要羞愧死。這兩句通過兩個夸張的擬人手法,襯托梅花的美麗,也可見詩人對美好極度的喜愛。 最后兩句,直抒胸臆,詩人暗自慶幸能有梅花作伴,有了它們檀板歌唱,金樽助興都變得可有可無了。對于一個愛梅成癡的人來說,這是肺腑之言。在這寒冬中,伴著這一園小梅,月色中看著梅影數(shù)淡,聞著暗香浮動,這是詩人心中最美的生活,也是他高潔趣味的體現(xiàn)。 因為詩中的三、四兩句,“疏影暗香”成為了梅花的代名詞,后世不少人模仿此作,卻無人能達到這兩句的高度,這一句也就成了千年無人超越的14字。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一起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