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上,曾有許多隕石在地表留下巨大的撞擊坑,其中一些到現(xiàn)在還存在,就像美麗的傷痕。 撞擊坑的最大特征是外部一圈凸起的邊緣,這圈邊緣也叫環(huán)形山??拥男螤羁梢允呛唵蔚耐霠钔莸?,也可以是多層次環(huán)繞的盆地。 小天體撞下后,撞擊坑中心部分會反射彈起,泥土則可能會凝固住,形成一座小山。有的撞擊坑內(nèi)充滿水,形成撞擊湖,湖心的小山就會變成一座小島。 那么地球上都有哪些撞擊坑呢?一起來看看吧。 巴林杰隕石坑 大約在5萬年前,一塊巨大炙熱的石頭從天而降,以每秒12.8公里的速度撞擊美國科羅拉多高原,所釋放的能量相當于10兆噸炸藥。 它撞擊的力度之大,大部分隕石都蒸發(fā)殆盡,形成了今天這個直徑1200米、深170米的撞擊坑,周圍圍繞著45米高的隆起地形。 1902年,地質(zhì)學家丹尼爾-巴林杰造訪了此地,并提出了其成因是一顆鐵隕石的理論。在此之前,人們普遍相信這個坑的成因是火山蒸汽爆發(fā)。 在地質(zhì)學家喬治-P-梅林對周圍進行考察后,巴林杰的理論得到了廣泛認同。為了紀念他,這個撞擊坑也改名為“巴林杰隕石坑”。 弗里德堡隕石坑 大約20億年前,一顆大約10公里大小的小行星,以20公里/秒的速度撞到南非約翰尼斯堡西南部120公里處,弗里德堡隕石坑就是這次撞擊的遺骸。 它是地球上最大、最古老的隕石坑,估計最初的直徑有300公里。經(jīng)過億萬年的風化侵蝕,如今它已不再是一個“坑”,而是一系列直徑約70公里、相互平行的環(huán)形小山。 戈斯峭壁隕石坑 大約1.42億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直徑為22公里)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在澳大利亞發(fā)生撞擊,它釋放出來的巨大能量,相當于2.2萬兆噸炸藥爆炸。 該天體撞擊地球時變成一個熊熊燃燒的熔爐,撞入地面約800公尺,炸掉了周圍大約四百平方公里的地面,從而形成了戈斯峭壁隕石坑。 曼尼古根隕石坑 曼尼古根隕石坑又稱曼尼古根湖,是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古老隕石坑。這個環(huán)狀湖的面積達1942平方公里。 這個隕石坑的形成年代是2億1400萬年前,由一顆直徑5公里的隕星撞擊而成,在風化作用侵蝕下,現(xiàn)在的坑體呈現(xiàn)一個直徑72公里左右的環(huán)形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