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什么樣的話,就是什么樣的人,當你嘴里伸出刀的時候,心里早就有刀了。 《增廣賢文》里有句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p> 所謂的“刀子嘴豆腐心”其實是種借口,讓人誤認為:“我刀子嘴但是我心地善良啊”。 抱歉,沒有人能通過那惡毒的話,看到你的善良。 嘴里吐刀子的人,他并沒有豆腐心,他有的全然是一顆刀子心。 一個內心充滿善意、有真正悲憫之心的人,絕對不會口出惡言,口出惡言時必心生惡意。 一個真正情商高的人,不會口吐刀子,因為他知道冷言冷語必傷人。 很多人在口中吐完刀子后,會為自己找一個極好的托詞: 哎呀,不好意思,我就是這樣心直口快的人,說話直,但是沒有壞心,你別當回事。 他說出這話的時候,往往不是反思到了自己的說話不對,而是多半意識到自己話說過了,害怕自己吐出去的刀子,會對自己以后產生什么不好的影響。 于是用“刀子嘴,豆腐心”來給自己一個臺階下,免得得罪了人。 不過,在他口吐刀子的時候,他一點也沒有豆腐心,相反,有的只是一顆刀子心。 刀子嘴,豆腐心,只不過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情商低。 請遠離“刀子嘴豆腐心”之人。 有人說“刀子嘴豆腐心”,是說某某人“嘴哈”,心腸好。 認為這種人是心直口快,快言快語的善良人,且這種人值得交。 “嘴哈”,其實就是言語惡毒,所謂的刀子嘴豆腐心,言面之意就是用惡毒的話語去傷害別人,然后再去用一副好腸子來安慰別人受傷的心。 既然是善良之人,那為什么要去傷害別人? 常言道: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 有的人和人說著話,一不小心燥了,就揭對方的短。 事后,知道自己過分了,然后假惺惺的去道歉,說自己不是有意的。 試想,當你用利劍一樣的話傷了別人的心,又怎么可能用”對不起”三個字來彌補他人受傷的心? 更有甚者,對臥病在床的父母端飯時,一臉的厭惡嫌棄之相:老不死的,吃飯了。 是的,子女是給老人送飯了,盡孝了,可那惡劣的言行又怎能讓可憐的老人吃得下飯? 有人則認為這種人是刀子嘴豆腐心的好人。 試問,你喜歡這樣粗暴無知不孝敬老人的刀子嘴豆腐心之人嗎? 所以請遠離“刀子嘴豆腐心”之人。 真正的善良的人,無論對待任何人,他一定和風細雨,如沐春風。 他會孝敬父母,和善家人,使弟恭兄愛,使妻賢子孝,使妯娌親密。 對待外人,恩施有度,真誠相待,正直無私。 我討厭那種假仁假義的“刀子嘴豆腐心”之人,看不慣那種唾沫星子亂飛,驕橫跋奢,充滿囂張氣焰的人,滿身的粗鄙假慈模樣。 有時也經常會聽到有些人會冠冕堂皇的說:“我說這些是為你好,我是過來人?!?/p> 還時常為自己口無遮攔,口不擇言而辯護。 那為什么不想想人心都是肉長的,所有人都是豆腐心。 而你為什么因自己的那張刀子嘴傷人呢? 那些惡毒的語言就如同一枚枚鋒利的釘子一樣,刺進他人的心窗。 就算你用真心去慢慢拔下那所有的釘子,并且對他說上千句、萬句對不起。 可是別人心中那一道道傷痕依舊還在。 想想自己在生活中也時常會犯一些輕描淡寫的錯誤,比如孩子起床慢一點了,就會說:“你為什么不快一點,你還得讓我叫你幾遍? 你總是這樣慢慢騰騰?!?/p> 這些話放到自己身上,又是怎樣的感受呢? 要是換一種方式去表達,指定會有另一種滋味。 所以為了愛讓我們用心去發(fā)聲,同樣因為愛讓我們每一句話都要好好說。 不要給自己帶“刀子嘴,豆腐心”的別稱了?!?/p> 在網上看到一句話: 這世界有時很滑稽,有些人出現在你生命中,似乎就是專程來給你添堵的,遠離那些給你添堵的人,讓他淡出你的人生。 深以為然。 面對愛給人添堵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敬而遠之。 當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想被人添堵,就不該去給別人添堵。 自己在話說出口之前,學會為他人考慮,切莫將刻薄當成玩笑,將口無遮攔說成坦率。 如《換位思考》說: 利他,實則是利己,差異只在于時間。 如果把眼光放長遠一點,從整體來看,良性循環(huán)一旦形成,好事會回到你身上。 愿你我都能學會換位思考,做一個不給人添堵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