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白癜風(fēng) 本病與中醫(yī)“白駁風(fēng)”相類似。是因皮膚色素脫失而發(fā)生在皮膚上的局限性或泛白性白色斑片,大步不等,園形或橢園形,以及不規(guī)則形,表面平滑,無(wú)痛無(wú)癢的一種疾患。病程慢而時(shí)間長(zhǎng)。 1、白蒺藜。去刺,研為細(xì)末。水調(diào)為丸。每日3次,每次服9克,白開水送下。兒童酌減。主治白癜風(fēng)。 2、細(xì)辛6克,白芷3克,雄黃3克。將上藥研末后放陳醋攪拌均勻,涂擦患部,每日1一2次。主治白癜風(fēng)。 3、小毛菜瓜(未成熟皮上有毛者)。將其切開,取其汁于小盞內(nèi),涂擦患部,每日多涂幾次,一般5~10天即愈。主治白癜風(fēng)。 4、桑柴灰2斗,于大甑內(nèi)蒸灰氣溜,取釜中湯淋汁熱洗。主治白癜風(fēng)(《圣惠方》)。 5、蒺藜果實(shí)。采下曬干。炒黃去刺,研為細(xì)末。用時(shí)以湯沖服,每日2次,每次6克。主治白癜風(fēng)。 6、硫黃、密陀僧、輕粉各3克、麝香o.01 5克。共研成細(xì)末,用清水加姜汁數(shù)滴調(diào)勻,外搽患處,每日4~6次。主治白癜風(fēng)(《奇難雜癥古方進(jìn)》)。 7、白蒺藜子180克。生搗為末。每次湯服6克,日2服。服至半月,白處風(fēng)紅,服至1月,主治白瘢風(fēng)(《男女奇效良方》)。 8,白蘞90克,天雄(炮裂去皮臍)90克,商陸3 0克,黃芩60克,干姜<炮裂、銼)60克,驛氍花(酒拌炒令干)30克。上藥搗羅為細(xì)散,每于食前?以溫酒調(diào)下6克。主治白癜風(fēng)(《圣惠方》)。 9、補(bǔ)骨脂30克!前胡20克。浸泡于75%的酒精1 00毫升中,密閉浸泡7天,另取防風(fēng)10克,浸于氯仿50毫升中,密閉浸泡7天;兩液混合,再密封浸泡7天,用2~3層紗布過濾,去渣取濾液,裝瓶避光備用。用對(duì)外搽患處,每日2次。主治白癜風(fēng)ft浙江中醫(yī)雜志》1980·6)。 1 0、雄黃3.5克,密陀僧10克,白芷6克,白附子6克。上藥共研細(xì)面后去粗末?用切為平面的黃瓜尾(趁液汁未干)蘸細(xì)藥末用力撩患處,每日2次,主治白癜風(fēng)(《山東中醫(yī)雜志》1985·3)。 11、硫黃、密陀懵各9克。共研末,以茄蒂蘸藥束在患處反復(fù)擦之,直到皮膚發(fā)紅為度,每日1次,連用7~10日即愈。注意:有毒,切忌內(nèi)服。治療期間禁服一切刺激性食物。主治白癜風(fēng)(《新中醫(yī)》1976·3)。 1 2、茄子1個(gè)。破開,A人言3克于中,煨熟取去人言,以熱茄擦之即消。主治亡癜風(fēng)。 1 3、白鱔魚。油擦之。無(wú)則取白鱔魚曬干煎枯,取油搽之?即愈。主治白癜風(fēng)。 1 4、土蒺藜子180克.生磨為末,忌鐵器,每服6克,每日2次,開水送下,外用小麥攤石上,燒鐵器,壓出油搽之,半月后白處現(xiàn)有紅點(diǎn),~月后斷根。主治白癜風(fēng)。 1 5、青胡桃皮1個(gè),硫黃1皂子大。研勻。日日摻之,取效。主治白癜風(fēng)。 1 6、蘿蘼草。煮以拭之。主治白癜風(fēng)(《廣濟(jì)方》)。 1 7、生姜。額擦之良。主治赤白癜風(fēng)(《易簡(jiǎn)方曲)。 1 8、馬齒莧20克(鮮品加倍),紅糖lo克,醋70毫升。將藥混合后煮沸,過濾,取藥液入有色瓶?jī)?nèi)備用?;?qū)ⅠR齒莧洗凈,切碎,搗爛,用紗布包扎后擰出汁液,裝瓶備用(每1 00毫升藥加硼酸2克)。用時(shí),以棉簽商藥液涂患部,每日1~2次,配合患部日光浴,從每天1 0分鐘開始,逐日增加,至每天1~2小時(shí)。主治白癜風(fē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