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通常是感冒或鼻炎引起,按摩兩部位可舒緩鼻塞。 鼻塞是常見的癥狀,是鼻腔黏膜發(fā)炎、鼻甲腫脹的結果。鼻塞剛開始常屬于感冒的一種癥狀表現(xiàn)(如急性鼻炎),但若感冒沒有及時治愈,牽延日久,就會變成慢性鼻炎。 在古代,把鼻塞稱為“鼽”。東漢《釋名》一書寫道:“鼽,久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中醫(yī)古籍常以鼽窒、鼻鼽、鼻窒、窒塞來形容鼻塞的癥狀。
鼻塞既然大多是由感冒而來的,及時治愈感冒即可治療好鼻塞、流鼻水的癥狀。 中醫(yī)對感冒的概念與西醫(yī)不同,中醫(yī)不管外來的細菌、病毒為何,主要著重在身體發(fā)病后的整體癥狀的表現(xiàn),根據(jù)感冒證型來治療。 若癥狀表現(xiàn)為發(fā)熱惡寒、鼻塞、鼻流清涕、無汗、頭痛、全身骨節(jié)酸痛,脈象浮緊,則屬于“風寒型感冒”,用疏風散寒的方藥即可治愈;若癥狀表現(xiàn)為發(fā)熱、鼻塞、鼻流黃濁涕、口干舌燥多飲,脈象浮數(shù),則屬于“風熱型感冒”,給予辛涼解表的方藥即可治愈。所以,若能將急性期的感冒鼻炎治療好,就沒有長期鼻塞的后遺癥。
中醫(yī)在治療長期鼻塞(慢性鼻炎)時,是根據(jù)體質辨證及鼻黏膜、鼻甲局部癥狀的表現(xiàn)來處以適當?shù)姆剿幹委?,效果非常好?/p> 慢性鼻炎的患者,除了有鼻塞、多涕、嗅覺減退的癥狀外,常兼有頭痛、頭暈、阻塞性鼻音、耳朵憋氣等癥狀。一般而言,長期鼻塞的患者,若有氣虛的體質,可給予補中益氣湯來治療。另外,中醫(yī)認為“久病必瘀”,長期鼻塞,鼻甲腫脹肥大,微循環(huán)失暢,可給予活血化瘀通竅的藥物,如“通竅活血湯”來治療。 中藥治療鼻病的好處是沒有倦怠、嗜睡的副作用,反而精神體力會變得比較好。由于慢性鼻炎是屬于慢性的疾病,完全治愈需要時間,必須堅持服用中藥一段時間來改善體質,以鞏固療效。
在治好鼻塞前,鼻子還是堵得難受,怎么辦?如下按摩方法,可以幫助緩解鼻塞、通暢呼吸。 1. 按壓迎香穴 按摩迎香穴可以改善鼻塞。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緣中點旁,與法令紋(笑紋、鼻唇溝)相交之處。用手指壓揉兩側迎香穴,一次2~3分鐘。 2. 搓揉按摩鼻翼 按壓迎香穴后,再將兩手拇指兩節(jié)垂直彎曲,其他四指向掌面自然環(huán)屈成空心拳,環(huán)屈的食指緊壓在拇指上,使拇指固定不搖動。利用兩手靠近身體的第一拇指指節(jié)側面來上下搓揉鼻翼兩側,直至鼻子暢通為止。
鼻炎、鼻過敏和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有關,提醒患有鼻病的人要多留意自己平日的生活習慣,可以預防鼻塞現(xiàn)象惡化。 1. 患有鼻過敏、鼻塞、流鼻涕的人,切記不可多喝涼飲。 2. 甜食不可多食,會使身體的代謝變差,增加身體的慢性發(fā)炎反應,不利于鼻病的治療。 3. 小孩剛睡著半小時內身體易流汗,衣服容易變濕,若不及時更換衣服,容易著涼。建議可穿“排汗內衣”睡覺,即使流汗,也可保持身體肌膚干爽,這樣比較不容易著涼感冒。 4. 注意天氣冷熱變化,適時添加衣物。天冷小孩睡覺時尤忌踢被,以防感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