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論/第四章,清熱劑/清臟腑熱/白頭翁湯(清熱解毒,涼血止?。?/span> 白頭翁湯 (白頭翁餳《傷寒論》 【組成】白頭翁二兩(15克)) 黃柏三兩(12克) 黃連三兩(6克) 秦皮三兩(12克) 【用法】上藥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主治】熱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門灼熱,下痢膿血,赤多白少,渴欲飲水,舌紅苔黃,脈弦數。 筆記者摘自《方劑學》) 白頭翁湯和芍藥湯是歷來看作治療痢疾的兩個類型,也是一對方,它出在《傷寒論》了,這個方給后世提示了一個治療痢疾的基本一些治法,和一些配伍關系。 這個方針對的是熱毒較重,我們叫它熱毒痢,或者疫毒痢。 這個方藥味較少,藥味較少的方有時候分析也可以從這個藥開始,從藥物的分析歸納它的功效,然后這類功效針對什么主治,以及證候的特點,這個提示一種方法。 當然學了芍藥湯以后,再討論白頭翁湯,可以把兩個方的主治和病機做一個比較, & 白頭翁湯強調的是疫毒痢,或者熱毒痢,總是強調熱毒,疫毒強調一種傳染性, 所以白頭翁湯適合用的, @ 一個熱毒較重,熱毒深陷血分, @ 一個應該說有一種爆發(fā)史,爆發(fā)疫毒這種特點,來勢較兇,涉及人群一下子爆發(fā)較廣了。 它是個基礎方,現代應該看作是個基礎方,所以從痢疾特點來講, * 腹痛,里急后重,便膿血都有, * 整體可以有發(fā)熱, 可以在下膿血方面 * 以這種血痢、赤痢為主,一般說它赤多白少,反映出熱毒深陷血分, 可以有一定的津液損傷、津氣損傷,人體正氣受影響也較快,所以或者形成象中毒性的這類的較快,反映出 * 陰傷渴欲飲水,這些出現的也較快。 這是白頭翁湯的主治上,與芍藥湯不同的特點。 * 一般來說整體有發(fā)熱,加上赤多白少,發(fā)作比較急。 & 芍藥湯這種濕熱痢疾,散在式的,而且臨床上這個病情變化起來慢一些。 對于熱毒較重,在治法方面,要強調清熱解毒和涼血,清解血分熱毒為主,全方集中在清熱解毒涼血,所以治法相對來說比較單一,說它是基礎方了。 * 君藥,白頭翁是清熱涼血解毒力量很強的。 * 臣藥,黃連、黃柏,增強白頭翁的清熱解毒作用,同時又能燥濕,又能清熱燥濕,這聯合起來,成為治療痢疾的一個最基本的結構了。 * 佐使藥,秦皮, 這個方里的秦皮也是苦寒的,說它其性較澀,收澀,那作為這種熱毒或者濕熱阻滯在腸道,搏結氣血,收澀應該說是不適合的。 秦皮本身有苦寒、苦澀的特點,但是實際上根據歷來用的經驗,它能夠用于痢疾,那就要從它藥的一個具體功效上,藥物的特點上去說明它,所以歷來就有一個說法,叫秦皮收澀,它的收澀不會影響到病邪,而是收澀走散的津氣,這個也是一種說理工具,實際上它還是有比較強的清熱解毒涼血作用,由于它本身有澀的特點,所以說它不是收澀的影響氣滯血瘀,而這個收澀它能夠選擇性收澀走散津氣。 下痢啊,象熱毒下痢,下痢比較急暴,也就是說一天次數比較多,病程發(fā)展比較快,熱毒較重,而且赤多白少,傷血分、傷陰比較快,認為秦皮能夠收澀走散的津氣,防止正氣過分損傷,這個解釋相對來說有點牽強,也就是這個藥的運用當中,不會加重這種濕熱、熱毒搏結氣血,形成瘀滯不會加重,這是這個意思。 所以秦皮因為在其它方面,沒有討論到這些問題,所以在這個方里,歷來是這樣解釋的,這個解釋只能作為一個參考了。因為我們在其它方面運用當中,沒有這種收澀津氣這種體會。 而這個方,你比如除了用于痢疾,作為一個基礎方,爆發(fā)式熱毒型痢疾,作為一個基礎方以外, !其它熱毒上攻這些這個方也可以用,象急性結膜炎,這個方不但能夠內服,也可以外用,而且效果相當好,歷來統(tǒng)計數字療效很好,病例很多。也就是說在眼科方面它也是經常用,它清熱解毒涼血,清熱解毒涼血力量比較好。 臨床運用, 那它的下痢是熱毒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這仍然是有的,因為深陷血分,所以癥狀比較重,傷正比較快。 我們在治療方面,用這個基礎方,還應該適當加味了, * 這個方因為它有疫毒,也有外來感染因素了,盡管有些消化道感染,涉及到看作一種外邪,由于熱毒搏結氣血了,初起階段,造成營衛(wèi)不和,有一定的表證特點,但這個是一種熱毒為主的,所以加一些銀花、連翹,既能清熱解毒,又能透邪的這些藥物了。 * 里急后重,如果比較重的話,因為這四味藥,調氣作用基本上沒有了,所以產生里急后重要解除,汲取芍藥湯后世調氣這個特點,象木香、檳榔、枳殼這些基本上,就是涉及芍藥湯的用法特點,木香、檳榔這類。 * 膿血較多,膿血多要加強涼血,這里側重是在赤多了,加強涼血,常用赤芍、丹皮、地榆這些,有涼血作用,協助清解血分熱毒,暢通血行。 * 飲食積滯,用山楂、枳實,這是用了增加消導積滯了。 * 至于象鴉膽子這個用在阿米巴痢疾,這是一個辨病。 (筆記者附: 我們綜合查了一下,關于白頭翁湯臨床應用的文獻,我們發(fā)現了什么呢? 有人用白頭翁湯來治療目赤腫痛,你說目赤腫痛和濕熱下利,那差到哪去了,治療眼睛的病。有人用它來治療頸淋巴結核,或者頸淋巴結炎。 有的用它來治療急性乳腺炎, 有人用它治療肋軟骨炎, 還有人用它治療帶狀皰疹, 也有人用它治療肝炎, 還有人用它治療泌尿系感染,急性盆腔炎、急性前列腺炎。 這就是對白頭翁湯臨床的擴大應用。 這些證候沒有一個,是里急后重、便膿血的,它是通過什么途徑,什么思路可以用于這些證候呢? 治療急性頸淋巴結炎,那你也要加上適當的軟堅散結的藥。要適當的加減。所以這個思路在我們臨床上是常用的,擴大古方臨床使用范圍的一種思路和方法,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摘自《傷寒論》學習筆記201) |
|
來自: 藥膳食療方注釋 > 《《方劑學》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