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句,三個月輕松學(xué)完《文昌帝君陰騭文》 容人之過。 寬容他人的過失。 中國古語講:“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好惡之心。因此,我們也應(yīng)當有容人之量,當他人有缺點或不足時,不能求全責(zé)備。特別是不能盯住別人的缺點不放,而應(yīng)當更多地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做到“求同存異”。 《錢公良測語上.繇庚》上也說:“小利不爭,小憤不發(fā),可以和眾。”意思是說,在小利上不和別人相爭,不隨便對人發(fā)火,就能跟人搞好團結(jié)。俗話說,一個人為多大的事情所激怒,表明他的心胸有多大。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在這方面,我們應(yīng)當學(xué)習(xí)佛家的彌勒菩薩那種“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精神,拓寬胸懷,不與人斤斤計較,更不輕易對人發(fā)脾氣,甚至惡語相向,因為這都是一個人沒有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 古希臘的著名哲學(xué)家蘇格拉底,是一位修養(yǎng)非常好的人,從來不發(fā)脾氣???/span>是他的太太卻是一位有名的潑婦,常常因為一些芝麻小事,喋喋不休地咒罵蘇格拉底??墒翘K格拉底從來都不發(fā)脾氣,總是處之泰然。 有一天,蘇格拉底因為說話不小心得罪了他的太太,太太河?xùn)|獅吼,大發(fā)雌威,惡聲痛罵蘇格拉底。而這位有辯論天才的哲學(xué)家卻一聲不響,靜靜地坐著聽她謾罵,等到她罵夠了靜下來時,蘇格拉底才站起來,準備出去辦事??墒撬叩介T口,太太竟然把一桶冷水猛向蘇格拉底潑去,澆得他滿身濕透,好像一只落湯雞。有人問蘇格拉底:“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蘇格拉底若無其事地答道:“雷霆之后,必有暴雨?!?/strong> 就這樣,用幽默化解了沖突。 美國休斯敦的一位銀行家,講述了他小時候克服發(fā)怒的壞習(xí)慣的經(jīng)歷,給人們很大的啟示。他說:“我小時候,脾氣很壞,常動怒,父親規(guī)勸多次無效。有一天,父親給我一小桶鐵釘子和一根鐵錘子,并告訴我:‘你每生氣一次,就在后院欄桿中間的柱子上,釘一顆釘子?!?/span> “第一天,我在那柱子上釘上了十六顆釘子。因為怒氣少發(fā)了,每天的釘子逐漸減少,我也發(fā)覺控制自己的壞脾氣,比往后院去釘釘子容易得多。最后,我變得不發(fā)脾氣了。 “兩個月后,我把情緒轉(zhuǎn)變告訴了我父親,他再勸我:‘很好,如果你一天不發(fā)脾氣,不動怒,就去后院柱子上拔掉一根釘子吧!’經(jīng)過大約七個月,我把柱子上的全部釘子都拔掉了。 “在一個星期天,當我告訴父親已經(jīng)把全部釘子都拔掉時,父親說:‘兒 子,你做得很好。’他拉著我的手說:‘去看看那根柱子吧?!?nbsp; “我父親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孩子,看到柱子上那么多小孔嗎?那柱子身上千瘡百孔,再也不像以前一樣好看了?!?/span> 當你向別人發(fā)過脾氣后,你的惡言惡語,就像那些釘孔一樣,在人們心靈上留下疤痕;也像你用刀子刺進某人身上,再拔出來時,無論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傷口都永遠不可磨滅了。因此要記住,脾氣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變得更加困難,而不是更加容易。 唯有寬容的胸懷才能做到容人之過。《漢書·東方朔傳》上寫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span>意思是:水太清就沒有魚;人過于苛刻,對別人求全責(zé)備,就不會有朋友。《薛文清公讀書錄·器量》講:“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span>意思是:唯有自己心胸開闊,才能對人寬容;唯有自己忠厚,才能容納別人。宋代林逋的《省心錄》也說:“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span>意思是:用寬恕自己的心來寬恕別人,就能保全友誼。 古人的這些名言警句,都是他們從實際生活經(jīng)驗中總結(jié)出來的結(jié)論,提醒我們要有容人之量。因此,不要因為一些小事就憤憤不平,這樣做的結(jié)果只能使自己不開心,也破壞了良好的人際交往,很難形成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 閱讀其他 《文昌帝君陰騭文》原文 帝君曰: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 未嘗虐民酷吏。 救人之難。濟人之急。 憫人之孤。容人之過。 廣行陰騭,上格蒼穹。 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錫汝以福。 于是訓(xùn)于人曰: 昔于公治獄,大興駟馬之門。 竇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 救蟻中狀元之選。埋蛇享宰相之榮。 欲廣福田,須憑心地。 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 利物利人。 修善修福。 正直代天行化。慈祥為國救民。 忠主。孝親。敬兄。信友。 或奉真朝斗?;虬莘鹉罱?jīng)。 報答四恩。廣行三教。 濟急如濟涸轍之魚, 救危如救密羅之雀。 矜孤恤寡,敬老憐貧。 措衣食周道路之饑寒, 施棺槨免尸骸之暴露。 家富提攜親戚, 歲饑賑濟鄰朋。 斗稱須要公平,不可輕出重入。 奴婢待之寬恕,豈宜備責(zé)苛求。 印造經(jīng)文。 創(chuàng)修寺院。 舍藥材以拯疾苦, 施茶水以解渴煩。 或買物而放生, 或持齋而戒殺。 舉步??聪x蟻, 禁火莫燒山林。 點夜燈以照人行, 造河船以濟人渡。 勿登山而網(wǎng)禽鳥, 勿臨水而毒魚蝦。 勿宰耕牛。 勿棄字紙。 勿謀人之財產(chǎn)。 勿妒人之技能。 勿淫人之妻女。 勿唆人之爭訟。 勿壞人之名利。 勿破人之婚姻。 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 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勿倚權(quán)勢而辱善良。 勿恃富豪而欺窮困。 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惡人則遠避之,杜災(zāi)殃于眉睫。 常須隱惡揚善。 不可口是心非。 剪礙道之荊棘,除當途之瓦石。 修數(shù)百年崎嶇之路, 造千萬人來往之橋。 垂訓(xùn)以格人非, 捐貲以成人美。 作事須循天理, 出言要順人心。 見先哲于羹墻, 慎獨知于衾影。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 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 百福駢臻,千祥云集,豈不從陰騭中得來者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