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宋湘此幅六條屏不難看出其書風受到顏真卿、米芾的影響,尤其是米芾的影響,尤其是早期表現得尤為明顯。此幅作品是其晚年66歲(道光三年)時所書,與現藏在大理一中的道光二年的代表作《種松碑》相比顯得更加成熟??v觀此幅六條屏,將二王之端莊流麗,李北海之渾融凝重,顏魯公的樸厚雄健,完美結合在一起。 正如陳永正在《廣東書法述略》中評到:“(宋湘)其書法淵源,自蘇軾、米芾入手,上接晉人,得二王神髓,再轉習李邕、楊凝式的行草,取徑甚多,故能融會各家,自成一體”。 作者簡介:宋湘,字煥襄,號芷灣,廣東嘉應州(今廣東梅縣)人。清代中葉著名的詩人、書法家,政聲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貧寒,受家庭影響勤奮讀書,年輕時便在詩及楹聯創(chuàng)作中展露頭角,被稱為“嶺南第一才子”。 釋文:老屋柴門樹打頭,青山屋后水自流。受書十日九逃學,恨不先生命牧牛。世間何物是文章?提筆直書五六行。偷見先生嘻一笑,娘前索果索衣裳。跌宕文壇十載強,中間頓挫一衿涼;家無石同劉毅,身有空拳似李陽。斬蛟射虎氣難囚 ,快事平生一馬周;命酒市樓常獨坐,出門一擲鹔鹴裘。纔聞談笑取封侯,又道文章有鳳樓;拍手大羅天上去,看何蓬島是瀛洲。三月長安處處花,歸來插帽一枝斜;宮衣繡有神仙字,誰聞高騎白鼻。滿路花香壓酒香,使星入蜀道途長;岷山嶓冢都看到,不愿生才止馬楊;一笑平沙古戰(zhàn)場,幾人敗走幾人強?無端忽憶過來事,年鼓春燈更點長。 題識:此途中春夜憶過來之作也,不可出以示人。承圭厓一兄知我遂錄之,道光三年秋日芷灣宋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