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戰(zhàn)爭以后,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開始瘋狂地劃分勢力范圍,搶占租借地。隨著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全面深入,中國對外貿易一再入超,大量白銀外流,加上沉重的戰(zhàn)爭賠款,清政府的財政恐慌日益嚴重。 宣統(tǒng)年造大清銅幣二分試鑄樣幣 在這浩瀚的銅元世界里,少數銅元因試鑄或發(fā)行時間短,十分罕見,其價格可達百萬元一枚。銅元收藏愛好者將銅元珍品分為“十大珍”(不含解放區(qū)銅幣)。 下面我們看看這十枚僅次于十大銅幣的成交價: 1902年浙江省造光緒元寶當十銅幣樣幣一枚紅銅質, 成交價:575000 英國伯明翰喜敦造幣廠試鑄,是該廠代中國試鑄的四款銅幣之一,此版應為后來大量鑄行的浙江銅元之原模(最初版);此樣幣以鏡面版底精鑄,圖案雕刻極盡精美,絲綢般光潔版底,溫潤銅光極佳,狀態(tài)之完美堪稱中國銅元之最高境界,無疑為中國銅元最珍稀的品種,完全未使用品。而此版浙江當十水龍試樣,應可算是流通版的始祖。 民國五年嘉禾圓孔“GIORGI”簽字版壹分銅幣試鑄樣幣一枚。 成交價:563500 民國銅元簽字版名譽品,目前已知存世四枚,其中三枚為名家私人收藏,另一枚為上海博物館館藏,由李偉先先生捐贈,此枚為日本中華銅幣研究會會長秋友晃舊藏,后為海外資深藏家納入囊中,原鑄銅光,品相完美,此版嘉禾銅元一分鑄有“L.GIORGI”簽字,是意籍雕刻師喬治的作品,數量比共和簽字版樣幣更為稀少,如鳳毛麟角,無疑為中國銅元的大珍品。此版嘉禾銅元一分鑄有“L.GIORGI”簽字,是意籍雕刻師喬治的作品,數量比共和簽字版樣幣更為稀少,如鳳毛麟角,無疑為中國銅元的大珍品。 1909年己酉大清銅幣中心“汴”五文一枚,試鑄樣幣,未正式發(fā)行,清代銅元中的頂級名譽品,鑄額甚少,目前所知存世僅數枚,此枚鑄工精美,品相極佳,彌足珍貴, 成交價:517500 1902年湖南省造光緒元寶十文銅幣樣幣一枚,紅銅質,行楷五角星版,屬流通幣初打樣幣, 成交價:483000 民國二十五年廣東省造五羊圖壹仙銅幣樣幣一枚,深版,圖案美觀,鑄造精美,銅質精良,品相完美無瑕,民國銅元之大珍品, 成交價:460000 廣東省會廣州市舊稱五羊城,故此枚銅幣正面以五只大尾綿羊作為主圖案,俗稱“五羊仙”。此幣鑄成之時,恰逢國民政府推行法幣政策,大量發(fā)行黨徽圖銅、鎳輔幣,故未能正式行用?!拔逖蛳伞便~幣設計獨特,鑄造精美,具有籍錢幣圖案凸顯地域特色的先進意識,加之鑄造量稀少,一直以來都是收藏者熱衷追求的目標,是中國近代銅元中不可多得的珍貴品種。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江南試造當十制錢”背“天子萬年”機制方孔銅幣樣幣一枚 、直徑39毫米,厚4毫米,重量31.2克,光邊加厚,通體鎏金,,雕刻深峻,鑄造精良,目前所見加厚鎏金試鑄樣幣僅此一枚,極為珍罕,加厚呈樣幣; 成交價:437000 1903年癸卯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十文紅銅幣一枚,中心滿文“奉寶”,奉天銅元大名譽品,存世相當稀少,滿銅光,目前流通幣帶紅銅原光僅此一枚, 成交價:391000 ![]() 中華民國河南伍百文紅銅幣試鑄樣幣一枚,直徑45.2毫米,厚3毫米,重量37.5克,是中國機制銅元尺寸最大、面值最高者,未正式發(fā)行,存世品均屬試鑄樣幣,圖案設計磅礴大氣,鑄造規(guī)整,是泉界公認的銅元大珍,存世極稀,除正面極小先天鑄缺,其余保存完好, 成交價:368000 民國初年以來,河南歷任主政者都競相生產大錢牟利,以致通貨膨脹,民不聊生。民國二十二年(1933)劉峙任豫皖綏靖主任,但仍兼河南省政府主席,因通貨膨脹加劇,且銅料供應更加困難,所以擬增加幣值,試制過當伍百文的樣幣,后因顧慮輿論指責等原因,沒有發(fā)行。; 河南伍佰文,是中國面值最大與尺寸最大的銅元,設計頗為精致,據資料記載只打造不足二十枚,模具即破損,目前已知存世僅十余枚,除了原味的銅樣外,還有鍍錫版。因各項數據均創(chuàng)下了中國銅元之最,且數量極罕,故享有中國銅元之最的盛名。 ![]() 1911年辛亥江西省造大漢銅幣中心“贛”十文一枚。 成交價:345000 中國銅元十大珍品之一,鑄行時間短暫,目前已知存世僅七枚,其中二枚分別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具有珍貴的辛亥革命貨幣史料價值,歷來受藏家高度重視;此枚為名家遞藏,保存完整,彌足珍貴。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首義,全國各省積極響應。10月23日,同盟會會員李烈鈞策動九江新軍首先宣布獨立,成立九江軍政府,仿效湖北軍政府,以十八星旗為軍旗,擁標統(tǒng)馬毓寶為九江都督。馬上任后,為籌措新政所需經費,整修了位于南昌的原江西銅元廠,并于同年11月前后,鑄造了“江西辛亥大漢銅幣”,后成為銅元大名譽品。辛亥大漢銅幣仿江西大清銅幣樣式,以“辛亥”紀年,背面采用江西革命軍軍旗圖案,中心太極外環(huán)繞大小十八星,代表中原十八省,底部滿鏨圓弧紋。因鑄造時間短促,制作工藝略顯粗率,所見幾乎都品相欠佳。 辛亥大漢銅幣存世極為稀少,各大銅元目錄均將其列為一級品,是辛亥革命在貨幣中的最早體現,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 1902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方孔十文銅幣試鑄樣幣一枚破版,因其形制獨特而備受矚目,是最具特色和傳奇色彩的銅元珍品,曾位列中國銅元“十大金剛”,為銅元愛好者汲汲追尋;此枚鑄造精美,齒邊銳利,版底完美無瑕,樣幣風范極致,流傳有緒。 成交價:287500 自廣東制造銅元獲利甚豐后,各省紛紛效尤。光緒二十八年(1902),安徽巡撫聶緝椝奏準在安慶原銀元局舊址成立安徽銅元局,增添造幣機器二十部,模具技術可能來自日本或其自制。據記載,英國伯明翰曾提供“飛龍”鋼模,但未見大量采用。該廠開始試制滿文“寶皖”方孔十文水龍、五文坐龍與十文飛龍銅元。未及兩日,造幣機器忽生故障,遂運至上海檢修。雖然史料并未記載具體故障及原因,但根據實物狀況及間接史料印證,極有可能是因為生產方孔銅元的工藝不成熟所致。 目前所見的安徽方孔,分初版和破版二種,無論何種版別,存世均極為稀少,曾位入銅元“十大金剛”之列。 非十大銅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