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教學第31期第一篇文字設計,設計碎片化的融化字體教程本篇碎片制作方法十分簡單,寫好字后,利用選區(qū)把不需要的制作擦除,最后用圖層樣式做出一點立體感即可,方法簡單實用,喜歡的同學一起來練習吧。下面是最終的效果: 教程開始: 新建畫布,創(chuàng)建純色調整圖層(#191919)和文字層,輸入框TAC,大小為125PX,字體用Adidas Half Bolck ,沒有的百度一下就能找到這個字體。 CTRL+T旋轉45度,CTRL+R調出標尺,從左向右,四條等分度參考線,記得勾選視圖~對齊。 用矩形工具,做幾個大小不一的圓角矩形,按照參考線的位置排練擺放好。 按CTRL鍵選中所有圓角矩形圖層,右鍵圖層,選轉換為智能對象,CTRL選擇圖形層,隱藏回到文字層,為它添加適量蒙版,用黑色的畫筆刷一遍螞蟻線范圍內的文字層, 用同樣的方法多做幾個圓角矩形,依照字體缺口方向做延伸,右鍵轉化為智能對象。 新建組(修改圓角)用鋼筆工具,為向上的字體直角勾畫成圓角,讓整體有從四十五度傾斜融化的效果。 按快捷鍵【CTRL+;】隱藏參考線,用橢圓工具,按住SHIFT鍵畫若干正圓做點綴。 對相關圖層重新建組,CTRL+t旋轉四十五度,修改組的圖層樣式,添加陰影,完成啦。 最終效果: 第二篇液態(tài)效果,制作沖出水面的透明液體水馬(6)這個效果分兩個部分制作出來,先把馬素材用鉻黃濾鏡做成素材透明的效果,再調一下色做出液體水馬效果,然后再合成到水面素材上,再加上水花等裝飾即可。 最終效果 1、PS打開下面的馬素材,如圖1。 <圖1> 2、進入通道面板,把藍色通道復制一份,得到藍副本通道,如下圖。 <圖2> 3、按Ctrl + I 把藍副本通道反相,得到下圖所示的效果。 <圖3> 4、選擇菜單:濾鏡 > 模糊 > 高斯模糊,數(shù)值為8,效果如圖6。 <圖4> <圖5> <圖6> 5、選擇菜單:濾鏡 > 素描 > 鉻黃,然后設置參數(shù),把細節(jié)和平滑度都設置到最大,如圖8,確定后得到圖9所示的效果。 <圖7> <圖8> <圖9> 6、按Ctrl + L 調整色階,把藍副本通道調亮一點,參數(shù)及效果如下圖。 <圖10> <圖11> 7、按Ctrl + A 把藍副本通道全選,按Ctrl + C 復制,點RGB通道后,返回圖層面板;新建一個圖層,按Ctrl + V 把藍副本通道粘貼進來,效果如下圖。 <圖12> 8、把背景圖層復制一層,按Ctrl + Shift + ] 置頂,如下圖。 <圖13> 9、按Ctrl + I 把背景副本圖層反相,效果如下圖。 <圖14> 10、把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效果如下圖。 <圖15> 11、創(chuàng)建曲線調整圖層,把RGB通道調亮一點,參數(shù)及效果如下圖。 <圖16> <圖17> 12、新建一個圖層,按Ctrl + Alt + Shift + E 蓋印圖層,如下圖。 <圖18> 13、把背景圖層復制一層,得到背景副本2圖層,按Ctrl + Shift + ] 置頂,如下圖。 <圖19> 14、進入通道面板,用通道把馬摳出來,如下圖。然后載入馬的選區(qū)。 <圖20> 15、回到圖層面板,把背景副本2圖層隱藏,選擇蓋印圖層,保持選區(qū),按Ctrl + C 復制。 <圖21> 16、PS打開下面的素材。 17、打開背景素材后,新建一個圖層,按Ctrl + V 粘貼,然后把混合模式改為“濾色”。按Ctrl + L 稍微調亮一點,確定后按Ctrl + T 調整一下角度,效果如下圖。 <圖22> 18、打開水花素材大圖,保存到本機,用PS打開,按Ctrl + U 去色,再按Ctrl + I 反相,然后用曲線調整一下明暗。 用移動工具把處理好的水花素材拖進來,放到背景圖層上面,并調整好大小,如下圖。 <圖23> 19、給當前圖層添加圖層蒙版,用柔邊黑色畫筆擦掉邊緣一些不需要的部分,效果如下圖。 <圖24> 20、把當前圖層復制一層,選擇原水花圖層,混合模式改為“疊加”,然后用黑色畫筆在蒙版上擦掉一些過暗的區(qū)域,如下圖。 <圖25> 21、打開噴濺水珠素材大圖,去色,再反相,然后選取局部復制進來,把混合模式改為“濾色”,效果如圖26。 <圖26> 22、把背景圖層復制一層,用橢圓選框工具拉出下圖所示的橢圓選區(qū)。 <圖27> 23、Shift + F6把選區(qū)羽化45個像素。 <圖28> 24、保持選區(qū),選擇菜單:濾鏡 > 扭曲 > 水波,參數(shù)設置如圖30,然后確定。 <圖29> <圖30> 25、保持選區(qū),按Ctrl + J 把做好水波的圖像復制到新的圖層,按Ctrl + T 稍微壓扁一點,確定后添加圖層蒙版,用透明度較低的柔邊黑色畫筆把邊緣過渡涂好,效果如圖32。 <圖31> <圖32> 26、基本效果出來了,下面我們來調色。在圖層的最上面創(chuàng)建色彩平衡調整圖層,對陰影,高光進行調整,參數(shù)及效果如下圖。 <圖33> <圖34> <圖35> 27、創(chuàng)建曲線調整圖層,把整體稍微調暗一點,參數(shù)及效果如下圖。 <圖36> <圖37> 28、新建一個圖層,蓋印圖層。選擇菜單:濾鏡 > 模糊 > 動感模糊,角度設置為-45度,距離設置為90,確定后把混合模式改為“柔光”,按住ALt鍵添加圖層蒙版,用柔邊白色畫筆把下圖選區(qū)部分涂亮一點。 <圖38> 最后用模糊工具把遠處的背景模糊處理,再微調一下細節(jié),完成最終效果。 圖片來源/百度 記得關注哦記得點贊哦記得評論哦記得轉發(fā)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