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是民國時候最標準的文人,他早些時候是北大里哲學系的高材生,成績特別突出,學校讓他提前畢業(yè)當了大學教授,后來去英國留學,參加著名的新文化運動,創(chuàng)辦了文學組織,他的一生是所有文人都夢寐以求的。再說民國的時候有不少偉大的女性,也有不少直到今天都令人感慨的愛情故事,今天要說的這一位,28歲結婚,嫁給了有著六個孩子的丈夫,一生勤勤懇懇,放棄自己專心家庭,她就是是朱自清的二婚妻子,陳竹隱。 1929年,朱自清感情深厚的結發(fā)妻子因為生病去世,過世的時候他們兩個有六個孩子,當時這六個孩子最小的還不到兩歲。獨自一人單單是照顧六個孩子的困難不用想都知道,更不用說當時的朱自清還需要同時照顧自己剛起步的事業(yè)。很快,他們倆通過別人的介紹見了面。陳竹隱是個有著小小名氣的才女,她會寫一首好詩,還會畫畫和唱昆曲,對于眼前這個年輕帥氣的才子,她有些微微的心動。之后過了不久,兩個人一同出去游玩,回來之后的陳竹隱送給他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封寫好的信,信里夾著一片火紅的楓葉。朱自清是個寫作的人,自然也就清楚的知道這份禮物的意義,這是這個才女在表達自己的愛意啊。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開始和陳竹隱頻繁的寫信交流,利用這種方式,兩個人的感情迅速發(fā)展。一年后,陳竹隱義無反顧嫁給了他。從這個時候起,她就從一個拿筆寫字的作家,變成了抱著孩子處理家務的繼母。 這是陳竹隱的第一次戀愛,也是朱自清的第一次戀愛。比起上一段家里包辦式的婚姻,這一次的戀愛有著完全不同的感覺,陳竹隱的活潑和獨立,讓她格外有魅力。兩個人的戀愛過程也就全藏在了書信里,嫁給朱自清以后,她再沒有了自己的生活,每天被各種各樣的家務包圍,洗衣服、做飯、帶孩子。陳竹隱和大多數(shù)封建的女性相比,她是新式的,可現(xiàn)在的她放下已有的一切,專心做朱自清背后的人。這樣干不完的家務和孩子的哭鬧讓陳竹隱所有的愛情幻想都變成了泡沫,他再也不像之前談戀愛時候一樣帶她去聽戲,去看電影,陪她談心,年輕的她開始懷念起自己以前的生活。 這樣苦悶的生活終于有一天爆發(fā)了。 陳竹隱把自己的朋友帶回了家,整日沉浸在家務里的她高興壞了,拉著好朋友的手一聊就聊到了下午,這也氣壞了中午想要休息一會的朱自清。煩悶的下午朱自清開始懷念起自己過世的妻子,想起她默默為自己付出的每個小事。這樣的懷念一開始,就意味著兩個人的感情要出現(xiàn)問題了,當陳竹隱終于無法忍受丈夫每日的郁郁寡歡終于在他面前爆發(fā),一邊哭著一邊說要離婚,直到這里朱自清才意識到,自己可能真的錯了。經過妻子的哭訴,他開始反思自己,她和前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啊,之后朱自清不斷調整自己。通過交流之后兩個人的感情回到了當初,經常會陪妻子散步,兩個人還時常討論文學,朱自清也常拿自己新寫的文章詢問妻子的看法。 后來,陳竹隱生下了兩個孩子,她對所有的孩子都像是對自己親生孩子一樣,無一例外。朱自清去世的時候,她只有四十五歲,獨自一個人帶著八個孩子生活。只要有閑下來的時候,她就抱出一個箱子,一遍又一遍的看。1990年,陳竹隱去世,七年之后,她的兒女們發(fā)現(xiàn)了這個母親時常抱在懷里的箱子,打開一看,里面是滿滿七十五封朱自清寫給她的情書。 |
|
來自: 冬不拉拉 > 《中國古代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