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印度”,你會想到什么? 臟、亂、窮、戰(zhàn)爭頻發(fā)、歧視女性、宗教糾紛…… 這些負(fù)面印象往往來自于片面的媒體報道,印度也確實有不可避免的治安問題、信仰問題、戰(zhàn)爭問題、女權(quán)問題等等,但這不是她的全部。 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鄰國,其實是一個充滿絕望與驚喜的國度,它存在于種種亂象與文化沖撞的夾縫中,呈現(xiàn)出極端的兩個世界。 或許,我們可以從她的城市生態(tài)剝繭抽絲,了解這個充滿差異與沖突的國家。 一座 印度門 將德里分為新城和舊城兩個世界: 一邊是努力奔向現(xiàn)代建設(shè)的新德里, 一邊是延續(xù)印度傳統(tǒng)生活的老德里。 新德里 位于德里南部,是印度的首都,始建于1911年2月。 這里是全國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中心,寬闊的城市街道四通八達,宏偉的國會大廈和總統(tǒng)府,繁華的康諾特商業(yè)廣場,似乎在向全世界昭告——這里是印度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里程碑。 老德里 被分割在印度門以北,是莫臥兒王朝的故都。 這座古都,像一壇陳年的酒,在時間的醞釀下,揮發(fā)出更加濃郁、純正的印度味道。 與新德里正好相反,老德里街道狹窄,沿街盡是二三層高的殘舊建筑,牛車、單車、電車、流浪狗、乞丐、神牛、大象都亂七八糟地充斥在街上,空氣中彌漫著塵土,街邊三兩步就能看見一座不同的寺廟,還有嘈雜密集的人群顯得城市格外擁擠。 無論是規(guī)劃整齊的新都,還是傳統(tǒng)落后的舊城,都始終保留著印度的歷史遺跡。 賈瑪清真寺、胡馬雍陵、甘地陵、莫臥兒花園、德里紅堡等悠久的建筑,在德里見證了這座城市從燦爛文明中,走向現(xiàn)代生活的步伐。 恒河岸邊的瓦拉納西,是印度教的圣城。 這里只有兩種人,印度教徒和非印教徒。在他們眼里,瓦拉納西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在 非印教徒 看來,瓦拉納西充斥著濃郁的異域宗教文化。 恒河燒尸釋放的惡臭還沒散去,轉(zhuǎn)眼又能看到信徒蹲在河邊豪飲恒河水,甚至還有人在這里為新生兒祈福沐浴。 婆羅門手中不滅的祭火、街邊苦行僧奇異的造型、河岸邊密密麻麻的神像與寺廟、滿地的污穢和垃圾…… 你訝異于信徒的虔誠,也難以理解宗教文化帶來的沖擊。 而在 印度教徒 的眼里,瓦拉納西是他們一生一定要來的地方,是朝圣之路的終點。 因為在印度教神話中,瓦拉納西是濕婆的國。恒河岸邊持續(xù)一下午的火葬儀式便是信徒們祈求濕婆為亡靈洗滌災(zāi)厄。 而到了晚上,他們會在這里舉行盛大的恒河夜祭,向濕婆、火神、恒河許下終生供奉的承諾,祈求獲得早日解脫。 死的陰影還未散去,涌動的人群已開始對生的祈禱。 瓦拉納西像一座巨大的神廟,召喚著信徒前來接受生與死的洗禮。 你或許會帶著獵奇的目光,看待這兒正發(fā)生的不可思議的事情。但請放下偏見,慢慢透過她骯臟殘舊的外表,去理解她純凈虔誠的靈魂。 在莫臥兒王朝將都城遷至老德里以前,印度的國都在阿格拉。 從阿格拉最著名的兩大遺跡——泰姬陵和阿格拉堡,可以看到莫臥兒王朝下的兩個世界。 泰姬陵 是印度最負(fù)盛名的古跡,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這座被譽為“世界最美建筑”的陵墓是莫臥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為紀(jì)念他已故的波斯皇后泰姬·瑪哈爾興建的。 泰姬的離世,讓沙·賈汗一夜白頭。這位悲痛的丈夫,傾舉國之力,每年征招世界各地著名的設(shè)計師、工匠和兩萬多民工,用斯里蘭卡的藍寶石、伊拉克的月長石、阿拉伯的珊瑚、波斯的紫水晶等數(shù)之不盡的珍寶,耗時22年,來建造這座陵墓。 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泰姬陵是“永恒面頰上一滴愛的眼淚”。 阿格拉堡 與泰姬陵的浪漫愛情正好相反,見證的是莫臥兒王朝殘酷的權(quán)力爭斗。 這座被12米紅色高墻包圍的城堡,是莫臥兒王朝的皇城所在地,由王朝第三代皇帝阿克巴所建。他心愛的兒子賈汗吉爾在阿克巴在世時多次謀權(quán)篡位,讓年邁的父親悲傷不已。最終阿克巴只能選擇妥協(xié),為賈汗吉爾舉行授位儀式后,孤獨地死去。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第五代皇帝沙·賈汗在晚年也遭遇了兒子的背叛。他的三兒子奧朗則布篡位后將都城遷至老德里,而他自己卻被囚禁在這座古堡,只能遙望遠處的泰姬陵,郁郁而終。 阿格拉這座古老的都城,是莫臥兒王朝歷史的見證。然而泰姬陵的光環(huán)過于耀眼,以至于匆匆追逐景點的游客,總是忽略了這些建筑背后輝煌的王朝歷史。 齋浦爾,印度沙漠邊的一座“粉色之城”。 十九世紀(jì),為了迎接到訪齋浦爾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當(dāng)時的王公羅摩·辛格下令將城內(nèi)所有房屋面街的墻壁都漆成粉紅色,以示歡迎。這條法令延續(xù)至今,便成了這座被粉紅色包圍的城市。 齋浦爾保留了風(fēng)之宮、天文臺、城市宮殿、琥珀堡等歷代王公貴族的遺產(chǎn)。這些奢華的皇室遺產(chǎn)與當(dāng)?shù)?strong>質(zhì)樸的民間風(fēng)俗,碰撞出極具反差又相互融合的兩個世界。 華麗的皇室遺產(chǎn)總是讓人流連忘返,尤其是佇立在街邊的風(fēng)之宮。 由于拉其普特皇室的女性不允許在公共場所露面,而被幽禁在這座深宮里。建筑師在粉紅的宮墻上鑿出953扇窗戶,讓深宮里的女眷得以窺見墻外的民間生活,享受一絲難得的樂趣。 此外還有有著名的琥珀堡、齋格爾堡、城市宮殿等眾多古老華麗的皇室建筑,王公們的奢華生活可見一斑。 如果能夠入住Oberoi酒店,你應(yīng)該可以享受到皇室生活的尊貴體驗。 這家印度酒店常年傲居世界最佳酒店品牌榜首,在印度有13家分店,齋浦爾也不例外。無論入住哪一家Oberoi,你都能享受王公貴族般的待遇。 宮墻之外的民間生活與“奢華”沒什么關(guān)系。 奔騰的公共汽車總是要躲避來往的駱駝、神牛和大象,吵吵嚷嚷的集市里總是擠滿了人,街頭的弄蛇人會鳴奏長長的獨特樂器…… 平凡嘈雜的民間生活里唯一能與“奢華”聯(lián)系上的,大概就是齋浦爾人的珠寶手工藝。在破舊的城區(qū)內(nèi),隱藏著數(shù)百家珠寶加工作坊。雕飾寶石對于齋浦爾人,是世代相傳的古老工藝,也是齋浦爾的支柱產(chǎn)業(yè)之一。 這座在粉色基調(diào)下的城市,伴隨著古老華麗的宮殿、雜亂無章的街道、隨處可見的動物、喧囂吵嚷的人群,喚起了不同的節(jié)奏下的兩個世界,讓人流連于每一處城市的掠影。 幾乎每一個印度的城市都有自己的兩面: 無論是塵土飛揚的街道,還是古老華麗的宮殿;無論是盤坐在街角的弄蛇人,還是恒河里裸身沐浴的信徒;無論是摩登的商業(yè)中心,還是古老的神佛寺廟…… 種種沖突的文化形成了印度的兩個世界,這是你無法在媒體報道中看到的真實的印度。 你得親自去到那里,才能稍稍得以窺見她的樣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