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具有健脾安神的功效。主要是治療肝腎不足、心脾虧損、頭暈目眩、腰膝酸軟、心悸失眠、健忘等癥狀。分享“下元補酒”的制作方法與配方 原料處方:黨參、茯神、生龍齒、生黃芪、巴戟天各15克,熟地黃40克,生白術(shù)、山藥各20克,酸棗仁、沙苑子、菟絲子、金櫻子各10克,炙遠志、白蓮須、蓮心各5克,白酒1500毫升。 將全部藥材都打磨研制成粗末,裝入干凈的布袋里面,扎緊口,置入干凈的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7天之后取出藥袋,壓榨取液,將榨取液與藥酒混合,靜置,過濾后裝瓶備用。 每次喝20~30毫升,在睡前飲用。(看文章最后,加微學更多純糧釀酒技術(shù)) 第二種:菊杞調(diào)元酒,具有溫腎壯陽、養(yǎng)肝明目的功效。主要治療年老體弱、元氣虧而致的下元虛冷、小便清長、少腹不溫、腰膝酸軟、筋骨疼痛、聽力失聰、視物不清等癥狀。 原料處方:甘菊花(去莖)90克,枸杞子(去蒂)90克,巴戟天(去心)90克,肉蓯蓉90克,白酒2000毫升。 將全部藥材都打磨研制成粗末,裝入干凈的細砂布袋并且扎緊袋口,放入酒壇子里,倒入白酒之后密封浸泡7天之后,啟封過濾,兌入1.5升冷開水即成。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空腹溫飲20~30毫升。 此文章由(tsjxz123)提供! |
|
來自: 金雕r45rlmic7w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