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水子88 2019-05-05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一 《乙瑛碑》介紹

《乙瑛碑》是我們學(xué)習(xí)八分的第二本字帖,也是六級課程重點(diǎn)。前面講過,八分始有側(cè)法,由此開辟了兩個鋒時代?!妒T頌》線條大多屬于篆法,而《乙瑛碑》側(cè)法非常成熟。

1.1碑石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乙瑛碑》于東漢桓帝永興元年〔153〕六月立,現(xiàn)在曲阜孔廟。這是一塊很高大的碑,碑身高2.6米,寬1.28米?;胳`之前的碑石比較粗礪,桓靈后就講究多了,很多碑石不是就地取材,而是到外地去買高級石材?!犊字姹氛f,孔子十九世孫孔宙去世,「于是故吏門人乃共陟名山,采嘉石,勒銘示后。」《乙瑛碑》沒有碑首,如果套上碑首那就要三米多高,作為私人立碑,工程太大了一點(diǎn)。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乙瑛碑》全拓

碑文十八行,每行四十字,有幾行沒寫滿??傋?jǐn)?shù)606個,用字282。也就是說,碑文重復(fù)字很多。你可以看到這碑上半部基本完好,下半部分損壞得厲害,損壞的字,往往在前后文中可以找到。在書法學(xué)習(xí)上,選這樣的碑最好,字?jǐn)?shù)不多,兩天就可以寫一通。

張稚圭題記

《乙瑛碑》書寫者不知是誰,漢碑大多如此。漢碑沒有書寫者姓名,說眀當(dāng)時書法家沒有社會地位。到宋代,碑末有人加了一句真書跋文:「后漢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鐘太尉書,宋嘉佑七年張稚圭按圖題記」,嘉佑是宋仁宗的年號,七年是公元1062年。這張稚圭實(shí)在太不慎重,鐘繇生于151年,不可能三歲寫這個碑。

1.2刻碑方法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米芾說過學(xué)書法要用真跡,不要用拓本,但漢隸沒有真跡傳下來,只好用拓本,這很無奈。我推薦的《石門頌》《乙瑛碑》《禮器碑》和《曹全碑》全是拓本,用拓本要有一點(diǎn)常識,我這里講一講。先介紹刻碑方法,有兩種:

書丹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漢代刻碑是用朱砂或銀朱直接寫在碑面上,稱為「書丹」,「丹」就是丹砂,紅色朱砂,寫完了,工匠就照著這紅字刻。用墨寫不行,石面光滑,墨汁不夠稠,朱砂調(diào)好有厚度,而且紅色看起來清楚。寫的時候如果不滿意,可以抹掉重寫一個,很方便。但刻好之后,這朱砂原跡就沒有了,換句話說,書丹法無法保存原跡,現(xiàn)代可以先拍照后刻,古代就沒有辦法。

摹勒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到后世紙張普及之后,方法就不同了,有了摹勒法。書法家是寫在紙上,這是原跡,最為珍貴。如果要刻石,先在原跡蒙上一張半透明的紙,照樣摹下來,這就得到一個副本,原跡可以保存。這副本稱為摹本,現(xiàn)在看到的王羲之墨跡都是摹本。把摹本翻過來,用銀朱鈞岀點(diǎn)畫邊線。然后把這張紙再次翻過來,背面貼在石面上,用砑石用力摩擦,移去摹本,石面上就留下這個字的銀朱輪廓,照著刻就可以了。這種方法稱之為「摹勒」上石。摹勒法的好處是可以保存原作,但工序太多,必定會有點(diǎn)走樣,這是它的缺點(diǎn)。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集王羲之書《圣教序》

唐朝集王羲之書《圣教序》,前面有:「弘福寺沙門懷仁集晉右將軍王羲之書」,最后有:「文林郎諸葛神力勒石,武騎尉朱靜藏鐫字」。簡言之,這三位一個集字,一個勒石,一個刻字。「勒石」就是剛才講的摹勒,這也是大功夫。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顏真卿《祭侄稿》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宋以后刻帖大盛,刻帖是先有真跡,如一封信、一首詩,然后摹勒上石,這稱之為「帖」,不稱「碑」。其實(shí)說白了,模勒上石等于制作一塊印刷版,椎拓等于印刷,拓本就是印刷品了。這是顏真卿《祭侄稿》,有人把它刻帖,是不是很像?但仔細(xì)看看,有些筆觸石刻無法表現(xiàn),請注意第二行第一字「車」的中豎,干筆硬擦,拓本無法表現(xiàn)這種感覺,其它如枯筆的一絲一點(diǎn)也刻不出來。至于另一本所調(diào)聶雙江本,「車」字完全走了樣,像這種拓本,是不能用的。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書丹

再深入一下,漢碑書丹是豎立后寫的呢?還是放平寫的?

王基碑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乾隆年間,洛陽城外岀土了《東武侯王基碑》,王基是曹魏時人,此碑立于魏元帝景元二年〔261),離漢不遠(yuǎn)。出土?xí)r,只刻了下面一半,上半段還是朱砂字跡,沒有刻。為什么先刻下半段呢? 你想,當(dāng)碑文寫好后,碑面就沒有立足之地,所以刻碑者只能從下面開始,逐漸向上。王基碑請的工匠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留下了上半部朱砂字跡沒有刻。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刻碑還有刀法問題,早期刻字工藝當(dāng)然是很簡單,我們看到的陶器、甲骨上刻字,都是一刀過的。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秦詔版

類似的簡單刻法,在秦詔版上也可以看見。

開通褒斜道刻石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漢代大多數(shù)摩崖刻工也不大好,可能是條件所限,在山壁上刻字石面不平,沒法精雕細(xì)琢,如《開通褒斜道刻石》,一看就很粗礪。

《三老諱字忌日記》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這種一刀過的刻法,在東漢石刻中還可以見到。如《三老諱字忌日記》,清代魏錫曾說:「《三老》錐鑿而成,鋒從中下,不似它碑雙刀,故每作一畫,石膚斥裂如松皮。」只用一刀,從線條中間硬推過去,結(jié)果石頭表面往往碎裂,好像老松樹的樹皮。原來書寫的線條是什么樣子的呢?無法得知。

雙刀法

東漢中晚期的八分名碑,刻法就大不相同了,不但精選石料,而且聘用鐫刻高手。任何點(diǎn)畫都有兩邊,所謂雙刀法,就是一邊一刀,以保持線條兩邊的形狀。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這是《乙瑛碑》的照片,不是拓本,用雙刀法刻好之后,線條兩邊非常清晰,好像勾線。也就是說,刻碑鐫字已經(jīng)變成一種雕刻藝術(shù),雙刀法充分保持了原來書寫的意趣。

顏真卿《顏氏家廟碑》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有些碑上的字,看起來每一筆都有中線,這是因?yàn)閮蛇呅边M(jìn)刀而形成的底部,所以立體感特強(qiáng),跟「書有中線」一樣效果。

總起來說,刻碑大致有這樣三種,我用側(cè)面圖來表示: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第一種是一刀過,不管你原來的線條是粗還是細(xì),他都是一刀。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第二種是雙刀法刻,但只管石面,沿著線條的邊沿刻,至于凹槽的底部怎么樣就不管了。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第三種也是用雙刀法,不單是石面線條的邊緣要刻好,同時兩刀都會斜下到槽底,形成中線。石碑有時會給后人改動,改動者刀法未必一致,給我們鑒定上提供了線索。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雙刀斜刻的碑,如果因?yàn)楸砻骘L(fēng)化和椎拓磨損一層,后人拓出來的線條,就會變細(xì)了。這也就是有些碑的拓本,有肥本和瘦本之別。肥本就是早期的拓本,瘦本就是石面磨損后的拓本。不過要小心,也會有人做假的,瘦本如果在裝裱時多刷幾下,把紙張拉開點(diǎn),瘦本就變成肥本了。

《石門頌》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以上大致介紹了碑帖制作過程,從選石、書丹、摹勒、鐫刻、椎拓、裝裱,最后產(chǎn)生一本字帖,每一步都會影響到字帖的質(zhì)量。以上一課《石門頌》拓本為例,第一句有個「定」字,「定」字最后一筆有燕尾,現(xiàn)在市面上拓本燕尾有兩種樣子,你臨帖時照哪一個寫? 我特意請人去拍了原石照片,右邊這種是錯的。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為什么會錯呢?原石這里有個小小的點(diǎn),拓工把這個當(dāng)做出鋒了。原來出鋒的那個尾巴沒有拓好,干脆加多點(diǎn)墨蓋掉了。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此外,從照片上看,「定」旁邊沒有字,但你去買一本《石門頌》,「定」字旁有「股」字,這「股」字一捺還伸到「定」字這一格。這是拓本裝裱剪裁的結(jié)果,并非原來如此。所以說,使用拓本遠(yuǎn)比使用真跡復(fù)雜,千萬小心。

1.3《乙瑛碑》拓本問題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乙瑛碑》拓本有幾種,各有好壞,臨寫時要注意。譬如說《乙瑛碑》一共有三個「秋」字,你比較一下,A這個「秋」字,很清晰,有沒有問題呢?最后這捺筆是真書的捺,不是隸書的雁尾,而其他兩個「秋」字捺筆比較好。B這個「秋」字,「禾」旁變成了「示」旁,這也是拓碑時沒有拓好。C是三個中最好一個,基本保持了原樣,但石花多,一般人反而不喜歡。

A,秋

《乙瑛碑》最佳拓本是王懿榮藏本,現(xiàn)在北京故宮,故宮網(wǎng)上有照片,如果你有疑問可以去查一下。A這個「秋」字,故宮本是這樣的,大致反映了原石損壞情況。但你可以看到,捺筆給人挖改了,邊線不對。結(jié)果有些拓本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捺,害人不淺。

B,秋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B這個「秋」字,故宮本上是這樣的。捺筆波勢比較完整,但「火」字上部損壞嚴(yán)重,左邊的「禾」字也走了樣,變成「示」了。注意上面「春」字的捺筆,也是改過的,C位置上的「春」字的捺筆才是隸書的波勢,你比較一下就知道。《乙瑛碑》中的還有「奉」字,上半和「春」字一樣,「奉」字寫法非常清楚,可直接搬到「春」字使用。但C這個「秋」字,捺筆看不清楚了。

《乙瑛碑》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再舉個例子,《乙瑛碑》最后「贊曰:魏魏大圣」,「大圣」指孔子,故宮本很清晰。但市面上還有一本,卻是「魏魏犬圣」,多了一點(diǎn),這一點(diǎn)實(shí)在很要命,有學(xué)生交作業(yè)就這樣交上來了,你說怎么辦?

《乙瑛碑》拓本問題很多,今天講了幾個,好在這字帖重復(fù)字多,臨帖時有疑問可以前后找一下,多做對比,經(jīng)驗(yàn)多了,眼光就會提高。

謝謝,下一堂課繼續(xù)。

本節(jié)要點(diǎn):

· 《乙瑛碑》碑石情況。

· 刻石方法:書丹,摹勒上石。

·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乙瑛碑》拓本問題。

復(fù)習(xí)思考:

· 《乙瑛碑》最后有個「無」字,請查一下原來是怎樣的,哪一部分是石花?

黃簡講書法(隸書篇)10——《乙瑛碑》1

復(fù)習(xí)思考:

· 《乙瑛碑》中「經(jīng)」「玄」等字,這蟠龍勢是怎樣寫的?為什么可以這樣寫?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