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椒科胡椒屬植物假蔞,以全株、根、葉或果實入藥。用于胃腸寒痛,風寒咳嗽,水腫,瘧疾,牙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株、根隨時可采;葉及果秋季采集,曬干。 展開全部內容 【性狀】 莖枝圓柱形,稍彎曲,表面有細縱棱,節(jié)上有不定根。葉多皺縮,展平后闊卵形或近圓形,長6-14cm,寬5-13cm,基部淺心形,上面棕綠色,下面灰綠色,有細腺點,葉脈于葉背明顯突出,7條,脈上有極細的粉狀短柔毛,最上1對葉脈離基從中脈發(fā)出;葉柄長2-5cm,葉鞘長度約為葉柄之半。有時可見與葉對生的穗狀花序。氣香,味辛辣。 【別名】蛤藥、釀苦瓜、封口好、畢撥子(《生草藥性備要,),假荖、蛤荖(《嶺南采藥錄》),假蔞(《南寧市藥物志》)豬撥菜(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蛤蔞,山蔞、大柄蔞馬蹄蔞、蓽撥、巴巖香(《廣西中草藥》)。 假蒟的功效與作用
治瘧疾,腳氣,牙痛,痔瘡。 《生草藥性備要》:'治牙痛,洗爛腳。' 《本草求原》:'洗痔瘡。' 《嶺南采藥錄》:'和雞卵煮食之,能療瘧疾。凡患血箭瘡,搗敷之。理腳氣癥,水煎內服外洗。' 《野生藥植圖說》:'煎水洗滌潰瘍、惡瘡。'
內服:煎湯,鮮用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靖椒健恐锡x齒痛:假蔞根五錢。水煎含漱。(《廣西中草藥》) 假蒟葉的功效與作用 假蒟葉在廣西做配料炒菜非常香,特別是炒田螺。
《生草藥性備要》:味苦,性溫,無毒。 《本草求原》:苦辛,溫。
溫中,行氣,祛風,消腫。治胃寒痛,腹痛氣脹,風濕腰痛,產后氣虛腳腫,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生草藥性備要》:祛風,產后氣虛腳腫,煮大頭魚食或煲水洗。 《陸川本草》:行氣消腫,止痛,驅風。治腳氣浮腫,腹痛氣脹。 《南寧市藥物志》:祛風,溫中,治胃寒痛,洗爛腳。
內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治氣滯腹痛:假蒟葉五錢,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治風濕腰痛:假蒟葉一兩,水煎,加鹽、油調味服。(《廣西中草藥》) 治產后腳腫:假蒟葉、鲿魚,煮醋食。(《本草求原》) 治病后風寒:假蒟葉煎水洗腳。(《本草求原》) 治跌打腫痛:假蒟葉適量,搗爛酒炒,敷患處。另用假蒟全草四兩,切碎,用好酒二斤,浸五日,日服三次,每次一兩。(《廣西中草藥》) 治外傷出血:假蒟葉適量,搗爛敷傷處?;蛴酶杉偕X葉研粉,撒傷處。(《廣西中草藥》) 假蒟果穗的功效
為胡椒科植物假蒟的果穗。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微辛,溫。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溫中暖胃,驅風行氣。治腹脹腹痛,腸炎,食欲不振,腎炎水腫,風濕痛。 《廣東中草藥》:化濕消腫,行氣通竅,消滯化痰。治水腫,風濕性關節(jié)炎,疝氣痛,風寒。
內服:煎湯,0.5~1錢。
治牙痛:假蒟子五錢。煎水含漱。(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使用方法 內服:煎湯,1.5~3克;或煎水含漱。
孕婦及月經不調禁服。《廣西民族藥簡編》:墮胎。忌吃糯米,酸類,豆類等食物。 假蒟根的功效與作用
苦;辛;溫。
祛風除濕;解毒;消腫;止痛;截瘧。主治風濕痹痛;瘡瘍;痔腫;瘧疾;腳氣;妊娠水腫;胃痛;牙痛。
治瘧疾:假蒟根60克,水酒各半煎湯,分2次。即瘧疾發(fā)作前4小時、2小時各溫服1次。 治牙痛:(1)假蒟根15克,水煎濃汁含漱。(2)假蒟種子15克,水煎含漱。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煎水洗;含漱。內服:煎湯,鮮品10~15克;或泡酒。
孕婦慎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