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期我們講了一些簡單的摳像方法。第一次我們知道了如何在摳像的同時保留人物投影。 第二次我們知道了如何利用背景橡皮擦工具進行摳像。 以上是一些稍微簡單一些的摳圖方法,人人都可以輕松辦到。 今天講如何利用PS畫筆繪制毛發(fā)。今天的知識稍微需要點耐心。如何把下圖的主體摳取出來呢? 順便借這個案例解釋一下很多人對摳圖存在的誤區(qū):誤區(qū)一,新手只要看到頭發(fā),完全不經考慮,直接上來就說用通道。 解釋:造成這個原因最主要的問題就在于有些朋友完全不明白通道的本質。請問,如果當通道不能分辨哪里是毛發(fā),哪里是背景的情況下,請問如何摳圖?如圖。 所以,當以后看到一張圖片的時候首先要分析,再來想辦法。我之前寫過一篇通道的文章,有空可以看看。 誤區(qū)二,在工作中,盡量不要給自己找上圖這種比較麻煩的摳圖,自己練練手就可以了。 在一些商業(yè)案例中,往往圖片是按需進行定制,所以在工作中,我們常常遇到的都會是純色背景。當然,如果你自己練練手就另當別論了。 如果不是超級特殊原因,在一個商業(yè)案例中拿上圖這種照片來摳圖,基本就是和自己過不去。 所以我想說請不要鉆牛角尖,也不要認為把圖摳好就萬事大吉,這只是第一步。等待我們學習的有很多知識,千萬不要卡在摳圖這個坎上面邁不過去。 正式開始今天的案例,利用畫筆來繪制毛發(fā)。這種東西不難,只是需要一點耐心而已。原圖: 為了讓你死心,別再說用通道摳了。 記?。杭热煌ǖ啦蝗菀邹k到,那就不要摳了,直接用畫筆來繪制 調整后: 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方法。要有先整體,再局部的概念,接下來我們首先得到大致的選區(qū)。 很明顯,頭發(fā)屬于模糊的輪廓,身體部分屬于清晰的輪廓。 那如何同時得到清晰和模糊兩部分的選區(qū)呢? 首先你可以使用快速選擇工具進行大致選擇,我在本案例中是使用的“選擇主體”。 兩個工具都可以實現(xiàn)。所以通過這一步就拿到的大致的選區(qū)。 這個時候,你把清晰邊緣放大觀察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問題。 發(fā)現(xiàn)沒有,螞蟻線不平整,清晰的邊緣被弄成這樣就不好了。如果拿這樣的選區(qū)輸出的話,最終會變成這樣: 那如何保留剛才頭發(fā)選區(qū)的同時,來繼續(xù)對背部清晰輪廓進行處理呢? 很簡單,接下來你只需要把剛才模特身體部分的選區(qū)減掉即可。 選擇矩形選擇工具,按住alt減掉剛才的選區(qū)即可。 看明白了嗎?相當于你把剛才用快速選擇沒有做好的選區(qū),用選區(qū)工具減掉刪除了。 請問,在ps里面如何快速得到清晰的輪廓選區(qū)呢? 毫無疑問,鋼筆是最好的選擇,所以接下來你可以利用鋼筆工具把剛才背部刪除的選區(qū)重新進行選擇。 記住:不要取消剛才的選區(qū),直接利用鋼筆進行選擇。 做完路徑后,直接點擊建立選區(qū)。 這時候軟件就會問你,你需要把選區(qū)進行怎樣的操作。 很顯然,我們需要把剛剛用鋼筆繪制的選區(qū)添加到之前的毛發(fā)選區(qū)里面,所以直接選擇“添加到選區(qū)”即可。 所以就會變成這樣。 看明白了嗎? 1、首先我們用“快速選擇工具”或“選擇主體”工具得到了大致選區(qū); 2、因為圖片里包含了清晰的輪廓,所以我們把剛才沒有處理好的選區(qū)刪除掉了; 3、然后利用鋼筆重新勾勒了清晰輪廓的選區(qū); 4、通過兩個選區(qū)的相加的方式,得到了毛發(fā)的大致選區(qū)的同時,也得到了背部的清晰輪廓; 不要簡單的認為摳圖只能用一個工具做選擇,其實它可以是多個工具的結合。所以有時候需要組合起來使用才能達到更精確的效果。 當再次把背部打開的時候,輪廓就變得清晰了。 問題又出現(xiàn)了,是清晰了,但是顯得很假,因為沒有人的皮膚邊緣是這么鋒利的。 所以我們再次對整個選區(qū)進行一次處理。 點擊“選擇并遮住”按鈕,來進行處理即可。如果你的軟件是低版本,這個工具叫做“調整邊緣”。 打開后會是這樣的。 剛才你做的選區(qū)之外的部分,全部被紅色遮蓋住了,這樣就更加方便你再次對選區(qū)進行處理。 放大觀察的時候,首先你就會發(fā)現(xiàn)頭發(fā)邊緣像狗啃的。 所以你只需要找到畫筆工具,把它稍微涂抹均勻即可。 也就是把剛才粗糙的邊緣使用畫筆工具進行稍微恢復。經過大致恢復后,頭發(fā)邊緣就變得稍微好了一點。 但是這塊區(qū)域還是會有剛才的雜色,所以我們繼續(xù)使用“調整邊緣”工具進行涂抹即可。 對于這種稍微有些雜色的區(qū)域,使用這個“調整邊緣畫筆”工具就可以解決。 整體來觀察就拿到了大概的選區(qū)。 這個時候我們把選區(qū)進行輸出,我們可以把這個選區(qū)稍微進行羽化,因為剛才我們已經說了,背部那里的選區(qū)太鋒利。所以進行羽化之后會好一些。 最后在這個選區(qū)的基礎之上,輸出一個蒙版。 所以最終你會看到這樣的情況。 假設我在這個圖層下方新建一個純色,我們再來觀察。 對,沒錯,頭發(fā)部分還是太假。 所以這個時候你就需要繪制頭發(fā)了。新建一個圖層,叫做“頭發(fā)”。 選擇畫筆工具,最快的方法莫過于去下載一些頭發(fā)筆刷,比如這樣。 網(wǎng)上確實太多這樣的素材,一找一大把。 比如我需要繪制這個部分的頭發(fā)。 你可以找到一個類似于這種形狀的畫筆。 把它和頭發(fā)區(qū)域進行大致重合。 形狀不對怎么辦?ctrl T,選擇“變形”。 接下來你就可以去拖拽這些線條了。 顏色不對怎么辦?添加顏色即可。雙擊頭發(fā)圖層,選擇顏色疊加。 如果你覺得一層不夠,復制一層也行。 如果你覺得哪里的頭發(fā)多出來很礙眼,添加個蒙版馬上就可以解決。 其實還是很簡單的,對吧。 相信我,沒人會理會原圖的頭發(fā)和你后來加上去的頭發(fā)有什么不同,我們只需要在乎是否協(xié)調即可。 告訴你這個方法后,我不可能以寫文章這種方式把它寫完,你只需要按照這樣的方法進行重復操作即可,為什么說它需要一點耐心呢,就是這個道理。 圖層還是稍微有點多,所以一定要給點耐心。簡單點解釋就是: 1、找到不同形態(tài)的頭發(fā),拿一撮頭發(fā)填補上去; 2、顏色不對就加顏色; 3、形狀不對就用ctrl T,變形,改形狀; 就這么點破事,只是有點浪費時間罷了。 就這點知識肯定是不夠的,接下來告訴你在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問題一,筆刷哪里來? 答:某度某寶一找一大把,不貴,我在這里就不逞能了。 問題二,什么時候才會用到繪制頭發(fā)? 答:頭發(fā)和背景太接近,通道或者選區(qū)都無法識別的時候。這個時候就不要想著摳圖了,相信我,摳出來效果會很差。 還是那句話,這種案例偶爾練習一次就可以了,不要太沉迷,真的沒有什么意義。在付費的商業(yè)案例中,選區(qū)都是很容易拿到的。 問題三,我沒錢,幾塊錢的筆刷買不起,同時我找不到合適的筆刷,請問怎么繪制頭發(fā)? 答:網(wǎng)上找到一張純色頭發(fā)圖片,比如這張。 用通道把頭發(fā)拿到,結果會變成這樣。 如果你不會用通道,請看這篇文章: 拿這張圖去定義畫筆預設 接下來在畫筆工具里面就看得到了 來試一下。 問題四,剛才講的是一撮頭發(fā),請問一絲絲的頭發(fā)怎么繪制? 答:新建一個200*200的畫布,在上面打幾個點,就像這樣。 把這張圖按照剛才的方法定義成畫筆預設。 畫頭發(fā)的時候把筆刷變小,大概5個像素。來,試一下。 記得控制好不透明度和流量。這樣的話一絲絲和一撮撮的頭發(fā)你都可以搞定了。 總結:1、通過今天這個小案例,我們分析了摳圖的一系列的操作流程; 2、其中包括利用不同的選擇工具分別拿到清晰和模糊的人物邊緣; 3、一定要記得去分析后再來操作,既然不能摳,我們就用畫筆來繪制,不要老是想著怎么摳圖,沒有意義。 4、當然你也可以自己想辦法去定義畫筆預設,都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5、一定記得做這種案例的時候先確定背景,確定好之后再繪制頭發(fā),因為有些背景的顏色會對頭發(fā)進行很好的遮蓋和隱藏,這樣你會省事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