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畫卷徐徐展開,映入眼簾,大而觀之,我們看到王朝興替,君臣將相。飽覽風(fēng)流之后,我們看到歷史的角落是這些大人物們或良好,或悲慘的結(jié)局。有時他們引入深思,有時讓人哀其不幸,有時又讓人在痛恨之余而嘆息之。是怎樣的帝王有著如此痛苦的人生,又有怎樣的事跡遭人唾棄?這一切到底是歷史的誤會,還是命運的巧合?走進歷史深處,追尋一個個不那么美好的故事。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離別歌。垂淚對宮娥?!边@曲李后主的破陣子道盡亡國之痛,百年之后宋朝的另一位皇帝恰恰也如詩中所寫那般心境??芍^是巧合至極。亡國之痛,黍離之悲,在百余年里再一次的上演。正如這個世界上并非任何人都適合做高高在上的統(tǒng)治者一樣,李煜和他的一類的君王,如果不生長于帝王之家,憑借他們在藝術(shù)與文學(xué)上的造詣,也可以成為優(yōu)秀的文人,而得到歷史的贊許。 同樣的具有天才一般的藝術(shù)天賦,也同樣的是亡國之君。宋徽宗趙佶本不應(yīng)是宋朝君位的繼承者,但是陰差陽錯之下,讓他得承大統(tǒng),登基稱尊。而北宋此時正處于一個緊要關(guān)頭,經(jīng)過王安石變法,朝廷官員陣營分新舊兩黨,互相爭斗不休。黨爭激烈化后,極有可能成為朝廷的導(dǎo)火索,最終點燃大宋朝多年積弊的火藥桶。事實上,如果不是太后向氏一意冊立這位“輕佻”的端王也許北宋的覆滅之日還會來得晚一些。但是無疑在趙佶初登帝位之時,他還是展現(xiàn)出一定的政治才能的。這點在他將年號定為建中靖國就可以看出這點。 但是這位以筆墨丹青,書法詞章聞名于世的帝王卻的確不是一個真正有所作為的皇帝。任用著名的權(quán)相蔡京,名義上說著“紹述新法”的口號,實行公然聚斂,朋黨傾軋,政治環(huán)境惡化非常。而趙佶自己也喜愛享樂,派人造“艮岳“,從千里之外的江南運輸花石崗即奇花異石入京。營造完畢的艮岳,如果不是金人將其拆毀,也許是歷史上最大的園林建筑。除此之外,信奉道教的他在各地興建宮觀。于是乎,有宋一代的皇帝的勤儉之風(fēng),到此蕩然無存。他是“瘦金體”的創(chuàng)始者,所作花鳥畫被稱院體,兩者皆達到了頂級藝術(shù)家水準。他與蔡京也許是歷史上書法藝術(shù)水平最高的一對君臣。 但是治國不比作畫,書寫,不能從心所欲。激起境內(nèi)如宋江,方臘起義后,仍然不思己過,與金人定下“海上之盟”,意欲奪取幽云十六州。誰知這正是引狼入室之舉,金兵滅掉遼國,隨即揮兵南下直入宋境。誰知宋徽宗君臣虐民有術(shù),御敵無方。草草將帝位甩鍋兒子,自己向南奔逃。金兵二次南下,就將徽欽二帝連同后妃,宗室,群臣數(shù)千人,還將汴京城中珍寶擄掠一空,攜各種珍稀字畫,藏書,天下州府之圖傲然北上。此之謂“靖康之恥”。 北上途中,趙佶受盡侮辱,后妃被金將索去凌辱,到金國都城后,又被命令披者喪服拜謁金太祖祖宇。被金人封為昏德公,關(guān)押在五國城。但是其他人未必如此幸運,宋高宗趙構(gòu)的母親韋貴妃被迫為娼,欽宗親妹茂德公主被強奸,隨后折磨致死。欽宗皇后不堪凌辱,投水自盡。 貴人尚且難保其身,普通女子命運也就可想而知了。這也就難怪,岳飛以洗“靖康恥”為自己終身抱負了。1135年,囚禁9年的宋徽宗終于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不知這位昏聵的君王,優(yōu)秀的文人會用什么詞句來概括自己的一生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