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壁止血功能:收縮、血小板的激活、凝血系統(tǒng)激活(Ⅻ因子,激活內(nèi)源凝血系統(tǒng);組織因子III,激活外源凝血系統(tǒng))。局部血粘稠度增高、抗纖溶系統(tǒng); 血小板上有鈉泵和鈣泵。細胞器主要有:α顆粒,致密顆粒,溶酶體顆粒。 TXA2是腺苷酸環(huán)化酶的重要抑制劑,促進血管收縮。PGI2是TXA2的興奮劑,阿司匹林抑制PGL2,從而抑制TXA2,抑制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止血功能:粘附(vWF、GPIb/Ⅸ、GPⅠa/Ⅱa)、聚集(GPⅡb/Ⅲa)、釋放、促凝、血塊收縮、維護血管內(nèi)皮完整性 因子 l: 纖維蛋白原;因子 II:凝血酶原;因子 III: 組織因子;因子 IV: 鈣因子(Ca2+) 維生素K依賴:FⅡ,F(xiàn)Ⅶ,F(xiàn)Ⅸ,F(xiàn)Ⅹ。 接觸凝血因子:FⅫ,F(xiàn)Ⅺ,PK(激肽釋放酶原)。 對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FⅠ,F(xiàn)Ⅴ,F(xiàn)Ⅷ,F(xiàn)XIII。 內(nèi)源凝血途徑:FⅫ激活 ,至FⅨa-Ⅷa-Ca-PF3形成,8、9、11、12因子 外源凝血途徑:TF釋放,至TF-FⅧa-Ca,3、7因子; 共同途徑:FⅩ激活,至纖維蛋白形成,1、2、5、10、13因子; 肝素與AT-Ⅲ(抗凝血酶)結(jié)合,其復合物能與凝血酶及因子結(jié)合,使這些酶失去活性,從而起到抗凝作用。 纖溶系統(tǒng): 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激活纖溶酶原 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U-PA):可以直接激活纖溶酶原 纖溶酶原(PLG):PLG由肝臟合成,當血液凝固時,在t-PA或u-PA的作用下,被激活為纖溶酶,促使纖維蛋白溶解。 纖溶酶(PL):降解纖維蛋白和纖維蛋白原;水解多種凝血因子使纖溶酶原轉(zhuǎn)變?yōu)槔w溶酶; 纖溶抑制物:纖溶酶原抑制劑(PAI)、α2抗纖溶酶(α2-AP) 纖維蛋白(原)降解機制:PL降解纖維蛋白原產(chǎn)生X片、Y片段及D、E片段。降解纖維蛋白則產(chǎn)生x'、Y'、D-D、E'片段。 出血時間(BT):反應(yīng)毛細血管與血小板的相互作用,試驗前一周停用阿司匹林。 束臂試驗,評估血管壁的完整性及脆性 凝血酶原時間(PT),外源系統(tǒng)最常用 升高:外源系統(tǒng)因子及纖維蛋白原減低,肝病、維K缺乏、抗凝物質(zhì)增加。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內(nèi)源凝血系統(tǒng) 升高:見于凝血因子Ⅷ(能檢出因子Ⅷ∶C小于25%的輕型血友?。ⅱ?、Ⅲ、Ⅻ缺乏癥;肝素治療;血循環(huán)中有抗凝物質(zhì);血管性血友病(vWF缺陷);纖溶亢進。 APTT糾正試驗:患者+1/4正常血漿(硫酸鋇吸附血漿或血清),血漿和吸附血漿能糾正,血清不能,Ⅷ缺乏;血漿不能,其他兩樣能,Ⅸ缺乏;三者不能,病理性循環(huán)抗凝物質(zhì)(狼瘡、肝素、Ⅷ抑制劑)。 β-TG和PF4是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標 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測定:PT衍生法(濁度)及Clauss法(FIB與血漿凝血時間負相關(guān),受FDP影響) 狼瘡抗凝物測定 確證試驗:加入血小板溶解物候,APTT延長被糾正 篩選試驗(APTT)/確證試驗=0.8~1.2 甲苯胺藍糾正試驗:TT延長,加入甲苯胺藍后,TT縮短(5s)或恢復正常,提示肝素或肝素類增多 FDP(+):纖溶活性亢進 繼發(fā)性纖溶亢進:D二聚體(陽性)。原發(fā)性纖溶亢進:D二聚體(陰性) 過敏性紫癜: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 遺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癥:血管壁遺傳性發(fā)育不全 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PLT下降,巨核正常,90%PAIg或PA-C3增高 GPIb缺乏,見于巨大血小板綜合征; GPⅡb/Ⅲa缺乏,見于血小板無力癥 血友病是Ⅷ,Ⅸ,因子異變 血管性血友?。╲WF缺陷) FBG≤0.9g/L低纖維蛋白原血癥 FBG≤0.5g/L無纖維蛋白原血癥 DIC:3P陽性(假陽性高);FDP>40ug/L(最敏感指標) APTT監(jiān)測普通肝素 Xa活性監(jiān)測低分子肝素 PT是監(jiān)測口服抗凝劑的首選指標
每日歷年真題 |
|
來自: 求真我gcvbmj6p > 《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