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理發(fā)的老李

 魯公青夫 2019-05-04

出了家門不遠,街的對面有一處街頭理發(fā)攤。這個理發(fā)攤多少年了,沒退休之前還真沒注意,也沒來此理過發(fā)。退休后,時間真的很充足,這才注意,理發(fā)攤熱鬧得很,說是理發(fā)攤,不如說是象棋攤更確切,理發(fā)的人理完發(fā)就走了,而每天聚在這里的人大都是象棋愛好者,棋迷們在這里酣戰(zhàn),觀棋者則看的津津有味。

理發(fā)的老李是一位退休公交司機,個子不太高,背稍微有點駝,長得雖說沒什么特點,但身體健壯,這得益于年輕時愛好體育鍛煉,摔跤、拳擊、游泳,都是伙伴中的佼佼者。身體好在家閑不住 就支攤干起了理發(fā)。老李是個聰明人,悟性也好,很多手藝都是無師自通;修理家用小電器了、維修日用生活品了什么的,都能手到病去;木匠活也干得不錯,曾自己做過大衣櫥;理發(fā)的手藝更是不用說,很多人專門跑很遠的路,甚至坐車來找老李理發(fā)。由于老李的技術全面,客源也就遠遠超過同行,周邊的理發(fā)攤用的電動推子、手工推子,都請老李維修和磨,這些無師自通的技術,沒有點悟性還真的不行。

老李有一個和睦的家庭,一家四口其樂融融,兒子前年去了美國求學,目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一個工薪家庭,能把兒子送去美國,也真難為了老李。老婆大約五十多歲,但身材嬌美,長發(fā)飄肩,歌也唱得好,從背后看也就是十七八的大姑娘,怎么也不能想象這是半老徐娘;人漂亮了,難免嬌嗔,老李也有點懼內,備受老婆折磨;看來娶個漂亮老婆,也并非好事,這就是俗話常說的“有好男兒無好妻,賴漢屋里藏花枝”,老李并非賴漢,只是長得沒什么特點而已。再一個就是貝貝了,貝貝其實是一只狗,叫不上什么品種,個頭不大,身材纖細。這鮮活的生靈當然是家庭的一口,貝貝的身材一點也不隨老李,倒可以和老婆的身材媲美;每次老李從樓上下來,貝貝總是跑到前邊,被人調侃:“狗來了,老李就來了”,老李也只能苦笑一下,沒法反駁。

     老李為人和善,鄰里關系好,待客也真誠,誰有點生活中的小麻煩,老李都能幫忙解決,小理發(fā)攤搞得紅紅火火。老李自制了棋盤、板凳,棋盤做的很漂亮,棋格畫得中規(guī)中矩,棋迷們只來廝殺就行了。說下棋是“廝殺”未免慘烈了點,但也確實發(fā)生水火不容之事,還是斯文一點對弈為好。理發(fā)攤上備象棋,也不是什么發(fā)明,修皮鞋的、修自行車的,都見過備象棋的,但能做到像老李這樣,全市也是獨一無二的。

老李工具得手,工作效率極快,只見他刀法嫻熟,刷、刷、刷一個頭就被刮光。這不只是手法熟練,很重要的一點是他的刀子磨得好,每次看老李磨刀,都是非常認真,用研磨砂細細地磨,刀子鋒利的賽過楊志的寶刀。常來老李的攤子消磨時間,看老李的理發(fā)多了,也常常浮想聯(lián)翩;曾經調侃他理發(fā)收費不合理,因為頭有大有小,頭發(fā)有多有少,頭發(fā)少的不到常人的一半,而收費卻不是半價,未免屬于亂收費;也曾經要求他按頭發(fā)數量收費,算一算一根頭發(fā)合多少錢,老李也只是笑著不反駁,我卻笑得直不起腰來。

老李是個閑不住的人,沒人來理發(fā)時就會為人修修鍋,或自己割玻璃為人做魚缸,甚至有的人鞋開縫了,也會來找老李粘一下,總之,就沒閑著過。很多不好修的器物,老李都能構思巧妙的手到病除,他自己有時也調侃:“我太聰明了”。聰明的人心靈手巧,總是閑不住,這一點古人早就有總結,《莊子·雜篇·列御寇》:“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汎若不系之舟,虛而敖游者也?!边@段話的意思是,有手藝的人就會很苦勞,人人會央求你做,有智慧的人就會感到多憂愁,而什么都不懂的人卻很悠哉悠哉的,吃飽了到處去遨游吧,就好像那不系帆的船任風兒吹到什么地方都不在乎。古人對事物觀察、論定的恰如其分,前一句用在老身上非常恰當,而后幾句則適用于我們這些退休整天沒事干的人。
    在工業(yè)不發(fā)達時,那時是沒有理發(fā)推子的,都是用刀子刮,或用剪子絞,那時的鋼材也沒法和現(xiàn)在的鋼材比,剃刀也加工不到現(xiàn)在這樣薄,刀口軟,很容易就鈍了;鈍刀子剃頭那滋味可想而知,不說是像屠戶殺豬,至少剃一次頭就得遭一次罪,滿頭被鈍刀子刮得火辣辣的。豐子愷對理發(fā)作了描寫:我很同情于這被剃者:那剃頭司務不管耳、目、口、鼻,處處給他抹上水,涂上肥皂,弄得他淋漓滿頭;撥他的下巴,他只得仰起頭來;拉他的耳朵,他只得旋轉頭去。這種身體的不自由之苦,在照相館的鏡頭前面只吃數秒鐘,猶可忍也;但在剃頭司務下要吃個把鐘頭,實在是人情所難堪的!” 豐子愷的經典描寫,令人捧腹,足能讓人笑上兩天。

我小的時候還有那種走街串巷的剃頭匠,手里拿著一個形狀像音叉叫做“喚頭”的響器,用鐵棒在中間一撥,發(fā)出嘡——嗡、嘡——嗡響聲,傳得很遠,就像聽到敲梆子聲就知道來了賣豆腐的,一聽到這種嘡——嗡聲,就知道剃頭匠來了。農村更是在集市上可以看見那種挑擔子的理發(fā)匠,擔子一頭有個火爐,可以燒水,剃完頭可以用熱水洗頭,這就是“剃頭挑子一頭熱”的來歷,后來擔子大都換成小推車了,再后來換成了自行車,只不過不再帶著火爐子,這樣的情景在偏僻的農村,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漸漸消失。

當年的剃頭已經和現(xiàn)在的理發(fā)不可同日而語了,現(xiàn)在理發(fā)已經是一種享受,有電吹風,也可以燙成卷,美化了人們的生活。而老李的理發(fā)攤,除為人理發(fā)外,還是一個娛樂場所,男女老少都在此聊天、話一些家常;同時還是一個小維修鋪,甚至樓上的快遞也送到這里,這里又成了收發(fā)。小小理發(fā)攤方便了群眾,娛樂了大眾,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無不得益于這個方便的理發(fā)攤,但愿老李的理發(fā)攤紅紅火火的辦下去。

                                        2012-11-22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