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中醫(yī)唐醫(yī)易先生傷寒論講稿第十九節(jié)
《傷寒》《金匱》方的應用
今天我們來討論小柴胡湯,仲師在少陽病篇以其為治少陽病主方,而后人在臨床上更是繼承并發(fā)揚了這方的優(yōu)秀
小柴胡湯《傷寒論》
柴胡半斤•24 黃芩三兩•9
人參三兩•9
生姜三兩•9
半夏半斤•12
甘草三兩•9
大棗(擘)十二枚•4枚
【用法】水煎服。
【主治】少陽病發(fā)熱,口苦,咽干,目眩,耳聾,脈弦,和太陽、陽明二經(jīng)發(fā)熱不退,寒熱往來。
【方解】少陽主半表半里,凡病邪從外來的就要從外出,柴胡能從少陽而達太陽,半夏能提陰氣上升,則陰陽相濟,故能有除病祛邪之功。少陽病屬火病,又有黃芩以解氣分之火熱。參、棗、草能強壯脾胃,脾胃壯則可使病邪由內(nèi)而達外。再有生姜能發(fā)散宣通,諸藥合而為使病邪由內(nèi)達外。
【化裁】
1、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瓜蔞實一枚18克。
2、口渴,去半夏。人參加至15克,加花粉12克。
3、腹痛,去黃芩,加芍藥9克。
4、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生牡蠣12克。
5、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12克。
6、不渴、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9克,蓋被取微汗。
7、若咳,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12克、干姜6克。
【應用發(fā)揮】用仲師原方加減還能治療的各種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醫(yī)案,但使用時必須要具備小柴胡證某一癥為前題。)
1、半身麻木;本方加川芎、當歸、桂枝治半身麻木。
2、半身疼痛;本方加川芎、當歸治半身疼痛。
3、半身出汗,半身無汗;本方加川芎當歸等治半身出汗,半身無汗。
4、斜視(視物傾斜)、復視;本方加菊花治斜視、復視。
5、頭兩側(cè)太陽穴疼痛;本方加川芎、白芷、當歸治頭部兩側(cè)并波及前額及巔頂痛。
6、腰腿痛(屬少陽經(jīng)循行部位者);本方加桂枝和活血化瘀之品。
7、嘔逆;本方加陳皮、竹茹等治嘔逆。
8、真心痛(心絞痛);本方加附子、當歸、川芎治真心痛。
9、脅痛;本方加當歸、川芎、郁金、香附治脅痛。
10、胸肋痛(肋軟骨腫痛);本方加川芎、當歸、丹皮、青皮、陳皮、銀花、公英治胸肋腫痛。
11、月經(jīng)不調(diào);本方加川芎、當歸治但見少陽癥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
12、髖骨痛;本方加紅花、桃仁、川芎、當歸、桂枝治髖骨痛牽引大腿、小腿外側(cè)致足踝。
13、腦積水;本方去黃芩加茯苓治腦積水。
14、眩暈(高血壓);本方加茯苓治(收縮壓高)眩暈。
15、偏頭痛;本方去人參加桂枝治偏頭痛。
16、早期面癱(面神經(jīng)麻痹);本方去人參,加桂枝、葛根治早期面癱。(面神經(jīng)麻痹)
17、面?zhèn)炔考∪獬榇?;治法同上?br>
18、急性中耳炎;本方加梔子治急性中耳炎。
19、牙痛;本方去人參加桂枝、葛根治牙痛。
20、經(jīng)期齒齦腫痛;治法同上。
21、經(jīng)期抽風;本方去半夏、黃芩,加花粉、芍藥、葛根,倍人參治經(jīng)期抽風。
22、痰火核;本方去人參、大棗,加桂枝、玄參、浙貝、牡蠣治痰火核。
23、腮腺炎;治法同上。
24、乳腺炎;本方去人參加桂枝、全瓜蔞、黃連治乳腺炎。
25、肝脾腫大;本方去大棗加牡蠣等治肝脾腫*R>26、奔豚氣;本方去人參、黃芩,加桂枝、茯苓治奔豚氣。
27、赤白痢疾;本方去人參、黃芩,加桂枝、白芍、茯苓、木香治赤白痢疾。
28、黃疸;腹痛者本方去黃芩加白芍,若發(fā)熱重者去人參加桂枝治黃疸。
29、百日咳;本方去人參、生姜、大棗,加干姜、五味子治百日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