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壺---辨別泥料和工藝有秘訣(1)
2009-10-19 12:49
X

紫砂陶藝文明中外,紫砂茶具造型典雅,色澤古樸,是一種實用與藝術(shù)高度和諧的手工藝品,紫砂茶具泡茶,有味香色濃,寜茶不變色,盛夏不易餿的特點。當年蘇東坡用紫砂提梁壺烹茶,留下來《風松竹爐,提壺相呼》的佳句。紫砂器皿使用年代越久器材色澤越加光潤古雅,泡出來的茶也越加醇厚馨香,所以寸柄之壺往往被人珍同拱壁,貴如珍玉。

辨別泥料和工藝有秘訣
紫砂壺從原料上講,目前的紫砂壺很少使用真正的紫砂泥料,大部分是類似紫砂泥的陶土,怎樣區(qū)分真正的紫砂泥和類似紫砂陶土的方法如下:
一,看密度。密度不同導致同樣體積的紫砂壺重量不同。礦物中各種氧化物和蛋白質(zhì)的含量不同導致燒制的紫砂密度不同,類似紫砂的陶土較重,而真正紫砂泥燒造后內(nèi)壁結(jié)構(gòu)中會形成團聚體,有氣泡,所以密度稍小,上手稍輕。
二,看質(zhì)感。真正的紫砂泥燒成的紫砂壺猶如豆沙一樣,再精細的紫砂看起來仍有半懸浮狀的顆粒感,摸上去也不會太光滑,但也不會拉手,類似紫砂的陶土摸起來有澀感,而摻了化學原料的又過于光滑。
三,聽聲音。紫砂與瓷器不同,不用專門上釉,燒結(jié)后表面就會自然形成有附著感的“泥門”漿體表皮,不漏水但透氣,聲音傳導沒有瓷器那么清脆,但也不悶而類似紫砂陶土發(fā)悶。
從工藝上說,紫砂壺制作分全手工壺,半手工半磨具壺,擋坯壺以及手拉坯壺在同等條件下價位依次遞減。識別時,全手工壺從工藝角度看分打身筒和鑲身筒,圓壺都是打身筒的工藝,方壺則是利用鑲身筒的方法,就是把幾塊紫砂泥鑲結(jié)起來,這兩種是紫砂壺獨有的成型工藝。全手工壺線條靈活,有張力,在線條周圍有鼓脹感,在壺身內(nèi)壁把手處可摸到手工接片略微突出的痕跡;半手工壺延續(xù)了全手工的特點,但造型相對呆板,張力不足;擋坯壺毫無鼓脹感,呆板;手拉坯壺內(nèi)壁有明顯的一圈圈的同心圓痕跡,外表面有玻璃光澤。
我的小小茶室

我收藏的宜興紫砂壺
宜興紫砂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