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承認,這次是“標題黨”了。我根本不認為賈母是在警告林黛玉。而且鳳姐的“配合”在賈母“警告”之前,也就不成為“配合”了。 元宵節(jié)開夜宴,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寶玉起身給各人斟酒,從李嬸、薛姨媽兩位客人,到賈母、邢王二夫人,然后賈母吩咐寶玉給眾姐妹斟酒,還特意強調(diào)“都要叫他干了”。 古代斟酒是有講究的。宴會者的斟酒也表示敬酒、勸酒,和仆人斟酒不同。歷史上有個故事,石崇、王愷斗富,宴會時命令美人斟酒相勸,客人不喝就殺美人。王敦堅決不喝。結(jié)果勸酒的美人被連殺三個,王敦仍若無其事。 這只是一個故事,賈家是斷不肯為不喝酒殺人的,何況斟酒的是寶玉。賈母強調(diào)“都要叫他干了”,無非是變相勸酒盡歡。 林妹妹想必是已經(jīng)喝了幾杯,“至黛玉前,偏他不飲,拿起杯來,放在寶玉唇邊,寶玉一氣飲干?!贝笸V眾之下,一個少女喂一個少男喝酒,這畫面不要太美好啊。 這舉動,放在今天也是比較失禮的。所以王熙鳳趕緊提醒寶玉別喝冷酒。小時候看這一段,我很不理解:寶玉和眾人喝的酒都是一樣的,是寶玉自己一個一個斟的,為什么要提醒他別喝冷酒?難道別的女人反而可以喝冷酒沒事嗎?再看王熙鳳:“我知道沒有,不過白囑咐你?!蓖跷貘P那樣精明,是沒話找話說廢話的人嗎?當然是見寶黛舉動太過親密(尤其還當著王夫人以及親戚的面),趕快提醒阻止的。否則要讓王夫人出面說話,就不好看了。 阻止是阻止,喂的已經(jīng)喂了,喝的已經(jīng)喝了,看的也已經(jīng)看見了。說明沒有明說,誰心里不清楚?王夫人當然是暗暗大怒,李嬸娘也難免暗笑賈府風氣。 接下來說說書的女先兒,介紹一段新書《鳳求鸞》,涉及男女戀愛的情節(jié)。賈母乘機發(fā)表觀點,說這些故事編得沒影兒,甚至從作者出身論起,認為編書人沒經(jīng)歷過、沒見過富貴人家的生活,又“妒人家富貴”,或者“有求不遂心”,出于惡意誹謗,才把人家的小姐編得“鬼不成鬼,賊不成賊”。 接下來幾句,可謂正顏厲色:“我們從不許說這些書,丫頭們也不懂這些話。這幾年我老了,他們姊妹們住的遠,我偶然悶了,說幾句聽聽。他們一來,就忙歇了。” 有人認為“鬼不成鬼,賊不成賊”是指黛玉,所以才說賈母是“警告”林黛玉;也有人認為“鬼不成鬼,賊不成賊”是指寶釵,所以又說賈母在狠狠打擊薛寶釵。其實都是斷章取義。因為賈母已經(jīng)說明,“我們這中等人家說起,也沒有這樣的事”,根本上否認有這種情況的存在。 賈母好熱鬧,也有相當?shù)乃囆g鑒賞力。她并不輕易批評人。這次不僅批評了,而且說了一大段話,有頭有尾,顯然不會是隨便說的。那么是為什么呢?還是跟剛才的黛玉喂酒有關。 前面已經(jīng)說了,黛玉喂酒,是相當失禮儀、欠考慮的動作。如果不是王熙鳳插話,說不定就用有王夫人之類的拍案而起、大聲怒罵了。即使沒有發(fā)作,心里也一定在暗罵或者暗笑。而賈母趕緊出面,堅決否認“我們家”有“只一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的情況發(fā)生。 不是終身大事,也就是說寶黛的親密不是出于愛情,那是出于什么呢?單看這一段是無法理解的。但如果聯(lián)系“情辭試莽玉”一回薛姨媽的話,就不難理解了: “寶玉本來心實,可巧林姑娘又是從小兒來的,他姊妹兩個一處長了這么大,比別的姊妹更不同,這會子熱剌剌的說一個去,別說他是個實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腸的大人也要傷心?!?/strong> 這話說得其實很不合邏輯。黛玉來得早,只比寶釵、寶琴、岫煙、李綺一干人早;寶玉除了親的堂的姐妹幾個,還有更加青梅竹馬的史湘云。并沒見他為哪個癡呆。但是不這么說又不行,你總不能承認寶黛就是戀愛吧?那時候的戀愛不僅是丑聞,甚至是“一生名節(jié)都毀了”的大罪惡,是整個家庭的污點。 賈母對寶黛喂酒的親密舉動,否認是愛情,就是引導大家相信,這只是小兒女的不拘小節(jié),是親情或者友誼的體現(xiàn),是兩小無猜的親密。老太太定了性,別人縱有微詞,也不敢再提異議了,薛姨媽和李嬸還得趕緊附和:“這正是大家的規(guī)矩,連我們家也沒這些雜話給孩子們聽見?!?/p> 也正是這一回(第五十四回)賈母的定性和強硬表態(tài),把寶黛的親密定為兩小無猜的親情或者友情,才有五十七回“情辭試莽玉”中薛姨媽代為辯解的那番話。而寶黛的愛情,也正是在賈母指鹿為馬的保護之下,才得以繼續(xù)發(fā)展。禮教下的愛情是多么脆弱,黛玉已經(jīng)感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了,要不是賈母的保護,那珍貴的愛情必然更早地遭遇夭折的命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