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山堂弟子:張德山、趙澤仁、魯勝利、張云、谷云、趙愛國、賀宏瑞、趙惠來、王林杰、李樹庭、駱建華、駱建宏 。 我們都是駱舒煥先生的入室弟子,多數(shù)都是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跟隨駱恩師學藝。駱恩師是王培生師爺?shù)脑缙谌胧业茏?,自幼隨王師爺習武,因其尊師重道、勤奮刻苦、善于思考, 故深得王師爺器重,更因艱難之中見真情,師徒關系異常緊密。駱恩師常在周末或節(jié)假日期間將 王師爺請到家中,有時是一整天,有時是兩三天,這時我們這些學生也就都有機會聆聽王師爺講 課、說手。從七十年代中期,駱恩師又親自陸續(xù)將我們中的幾個送到王師爺家深造,直接求教, 因此,我們也常有將師爺請到家中說手的機會。我們兩代人都與王師爺建立起密切的關系。 1984 年春節(jié),王師爺批準駱恩師在同輩中首次正式開門收徒。為此駱恩師建友山堂,我等非常榮幸地 成為吳式太極拳第六代中的首批入室弟子。從中可見王師爺對我們的關切與期望。1987 年秋,駱恩師駕鶴西游。在悲痛之余,大家也都在思想今后的學藝問題。當時有人提出 能否請師爺來講課,但多數(shù)人認為可能性不大。因為,第一我們差一輩兒,不太合規(guī)矩;第二當 時師爺很忙,很少有空閑時間。最后大家決定,不管行不行都要試一試。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之 外的是,我們剛一提出要求,師爺馬上就答應了,當場就決定每周六晚上到張德山家給我們上兩 小時課,隔輩傳藝,而且不收費。這是多大的榮幸! 在第一天上課時,師爺先講了為什么他會來給我們上課,他說:“我來是因為我很喜歡你 們,從你們老師開始,你們這一支都能夠講傳統(tǒng)、守規(guī)矩、踏實勤奮,這點很重要,德立,技藝 才能上身,你們要努力,我把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在以后的幾年中,師爺風雨無阻,從不缺 課。說好兩小時的課,常常延長到三個小時。連說帶練,異常辛苦,但師爺從來都是精神飽滿, 認真細致,特別是一講起技術應用,更是神意貫通,拿發(fā)自如。自此,每周六晚上都是我們異常興奮的時間,大家都早早地來到大師兄家,大嫂總為我們準 備好茶水。師爺講課時,大家都認真聽,還做筆記;師爺做示范時,輪番起身去認真體會。每次 師爺離開后,我們還會繼續(xù)練習兩三個小時以鞏固剛學到技術,大家共同研究分析師爺講課的內 容,力求能夠理解透徹、基本掌握。 幾年的時間里,師爺詳細講解了太極拳三十七勢的練法、用 法、養(yǎng)生功能,太極推手,尹派八卦掌,程派八卦掌,劉氏八法,以及氣功、養(yǎng)生功與部分器械 等。其中對于各種功法的技擊應用講得尤為精彩,大家無不為師爺?shù)母呱罴妓囁鄯?。當時師爺是以一種完全開放的態(tài)度傳藝,我們可以隨便試手,可以隨便提問題。開始大家還 有些拘束,后來也都放松了,氣氛十分融洽。比如當師爺講解內家拳技擊特點時,特別強調因敵 變化,無法勝有法,要追求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的境界。并以此為依據(jù),經常在講解一個技法 的運用時,同時解說各種變化,從而使我們能夠從不同角度去理解技法的本質。 最有意思的是在 講解一個技法的使用后,常常會接著講如何去破解此法,甚至再講破法的破法。這種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 的講解后來竟成了慣例,每次師爺都要被我們追問幾輪。在學習中,這種連續(xù)的攻防變化特別有 啟發(fā),使我們能夠理解到內家拳追求的不是簡單的技術問題,而是道理、是能力。師爺教學中的 細心、耐心、態(tài)度使我們覺得十分親切,因此互動特別多,大家都習慣于提問題、以致追問,同 時也促使大家多思考。在這種環(huán)境中,師爺也常常做出一些特別精彩的演示,講出一些特別經典 的句子。有很多畫面一直都保存在我們的腦海中,永遠都忘不了。比如有一次講起長拳的練法特 點時,師爺當即起身練了一趟。只見年已七旬他,旋風腳接下勢,躥騰蹦躍,暢快淋漓,我們無不看得目瞪口呆。至今大家談起此事時,還都贊不絕口、余韻難消。師爺對我們的敞開教學還表 現(xiàn)在他允許我們錄音、錄像,使我們能夠保存了一些珍貴的資料,對后來我們的自我修煉有極大 的幫助。 1989 年為送張云出國留學,我們有一次聚會。那天師爺興致很高,說要讓張云多帶點東西 走。那天的天氣特別好,雖然是冬天卻一點都不冷。在院子里,師爺演練了太極刀、槍、粘桿、 推手、技擊等多種技術。從推手到技擊,師爺多次發(fā)放,令人驚嘆。特別是各種器械的實戰(zhàn)應 用,刀進槍,槍對槍,劈桿等,其技法之高、之精,難以形容。其中粘桿的用法特別精妙,真的 是使我們大開眼界、深受啟發(fā)。比如張云與師爺對練時有一個劈頭蓋頂好機會,本以為絕對有把 握,結果師爺并沒有在頭頂前做任何防范,而是以意念轉移,只是從下面輕撥了一下,結果造成 張云的上手劈蓋完全落空,人被擲出去四五米外。這是跟師爺學拳三十年中最精彩的片斷之一。后來張云將這次演練的錄像中的一小段放給美國最著名的太極拳協(xié)會的人看,使他們馬上放棄了 原來的邀請計劃,改請師爺赴美講學。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有直接受教于師爺近三十年的經歷,其中印象最深、受益最多的就是 那幾年每周六的講課。 今天我們在太極拳的教學、傳播中的一點成績,離不開師爺當年的敦敦教 誨、悉心培養(yǎng)。在紀念師爺百歲誕辰的日子里,我們共同追憶與師爺在一起的日子?;貞泿煚攲?我們的關愛、照顧。往事歷歷,記憶猶新。更能激發(fā)我們共同努力,為傳播、發(fā)展我們民族的傳 統(tǒng)文化貢獻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