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何以為家主演:贊恩·阿爾·拉菲亞 / 約丹諾斯·希費羅 / 博魯瓦蒂夫·特雷杰·班科爾 貓眼電影演出 每次小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總是憂愁的,畢竟都不知道要如何教育才能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一些心急的家長可能受不了了,直接對小孩進行“威懾式”教育,這樣雖然大多數(shù)能讓小孩聽話,可是后果也是非常嚴重的。 鼠標就是吃了這樣的苦頭。每次當小孩調(diào)皮搗蛋的時候,心急的鼠標總是對小孩子進行“威懾式”教育,教育過后,小孩子總是能安靜下來,鼠標也是洋洋得意,認為自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不二法寶??墒牵^了一些日子,鼠標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開始變得沉默寡言起來了,而且也不和自己親近了。以前挺活潑的一個孩子,現(xiàn)在怎么變得像個老人一樣,全身上下看不到一點活力,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難道是自己的“威懾式”教育出現(xiàn)了問題嗎?鼠標百思不得其解。 一、“威懾式”教育通常包含哪些方式? 1,“威懾式”教育最常見的就是對孩子大吼大叫。父母們往往通過大吼大叫的方式,希望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威嚴,從而聽話。 2,“威懾式”教育的另一種方式就是恐嚇了。比如小孩想吃零食,父母們就嚇孩子,吃了零食肚子里就會長出蟲子之類的,從而讓小孩不吃零食。 3,“威懾式”教育中最令人討厭的就是冷暴力了。對于冷暴力,一個成年人不一定能承受,更何況是一個小孩子呢?冷暴力是“威懾式”教育最嚴重的一種。 二、面對父母的“恐嚇”,孩子的內(nèi)心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 1.面對父母的“恐嚇”,孩子們的內(nèi)心大部分都是恐懼的,小孩子沒有多少對世界的認知,對他們來說,父母的話就是正確的。因此他們會把父母的嚇人話當真,從而害怕起來。 2.父母總是對小孩大吼大叫,孩子會對父母產(chǎn)生厭惡的情緒的。試想一下,誰會對一個整天對自己大吼大叫的人有個好感,所以對父母產(chǎn)生厭惡的情緒是很正常的。 3.父母總是對孩子“恐嚇”,也是會讓孩子厭惡自己。在小孩子的認知中,父母應(yīng)該是世界上對自己最好的人,現(xiàn)在連對自己最好的人都這么對自己,小孩會懷疑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問題,才會讓父母“恐嚇”自己,久而久之,小孩也“學(xué)習(xí)”父母開始厭惡自己。 4.父母的“恐嚇”嚴重的話可能會讓孩子從此開始封閉自己。試想一下,假如家長們在工作接觸到新事物的時候,別人總是說失敗了就會怎么樣,家長還會想要去接觸嗎?正常人的思維都是遠離這個新事物,可是小孩無法遠離父母,那么就只能封閉自己了。 三、“威懾”式教育能帶來短暫的好處,影響的卻是孩子的一生! 1.“威懾式”教育能夠帶來暫時的好處,不過卻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整日在一個對他進行“威懾”的環(huán)境下成長,肯定對父母言聽計從,可是孩子性格也會變得膽小,影響的卻是孩子的一生。 2“威懾式”教育會讓小孩變得沒有自主性。因為小孩在多次“威懾式”教育過后,會明白一個道理,既然自己想做什么父母都會給自己“威懾”,那么只要自己不去主動想做什么,乖乖聽父母的話就好了。小孩在產(chǎn)生了這種心思之后,就會慢慢地失去自主性。 3.“威懾式”教育會讓小孩變得聽話,讓小孩成為人們說的“別人家的小孩”,這樣想想是不是很激動呢?其實,這樣是不對的,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聽話,是會讓孩子失去很多東西的,比如膽量或者是活潑的天性。短期看孩子聽話了,其實父母和孩子失去的東西卻很多,而且影響長遠。 4.父母通過“威懾式”教育來讓孩子成為自己的“提線木偶”,長此以往會讓孩子的心理出現(xiàn)問題。試想一下,自己的每個行為都要別人說才可以做,這不就是提線木偶嗎?孩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心靈能夠不扭曲嗎?孩子的心理出現(xiàn)問題也就不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了。 四、面對淘氣的孩子,父母應(yīng)該怎樣做才能不影響親子關(guān)系? 1.耐心是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耐心也沒有,所以一切都需要家長耐心教導(dǎo),盡量不要對孩子露出不耐煩的表情,否則孩子會認為家長對他不耐煩,從而對父母的教導(dǎo)產(chǎn)生抗拒情緒。 2.當孩子淘氣時,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告訴孩子不好。比如當小孩子撒謊的時候,家長可以給他講匹諾曹的故事,讓孩子明白,撒謊是一種不好的行為,需要改正過來,不然就會有“懲罰”。 3.父母可以以身作則。自己做給孩子看,這樣不僅不影響親子感情,也讓孩子從旁學(xué)習(xí)到。 “威懾式”教育對于孩子來講總歸是不好的,縱使能得到暫時的好處,可是影響的卻是孩子的一生。當孩子調(diào)皮淘氣的時候,我們要靜下心來,慢慢的跟孩子進行交流,而不是一說兩句就沒有耐心地對孩子大吼大叫,這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抵觸心理。所以,不要對孩子使用“威懾式”教育,我們要耐心教導(dǎo)孩子,使用正確的方式來引導(dǎo)孩子,讓孩子認識自己的不足,從而改正。這樣才是教育孩子正確的打開方式。 轉(zhuǎn)自:天狐視野
|
|
來自: timtxu > 《教育與培訓(x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