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說 第四套人民幣是改革開放之后發(fā)行并長期使用的一套人民幣。從1987年4月27日開始發(fā)行,至1997年4月1日止,共發(fā)行9種面額, 14種票券。那這些紙幣的發(fā)行量和存世量有多少呢?它們不像紀念幣一樣有明確的公告,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冠號和造幣廠廠志進行整理推測。 ▲上表中印制總量統(tǒng)計截止2000年,為造幣廠廠志記錄;存世量為市場預估,存在一定誤差。 大家可以看到80版的50元和100元印制量在15億和22億左右,與如今動輒上億紀念幣、紀念鈔相比,十幾、二十億的流通紙幣可以說是非常少的量了。更何況經(jīng)過長時間的流通、磨損、回收,紙幣大部分沉淀了下來。 80版50元,由于防偽出現(xiàn)問題,90年代中期銀行即逐步回收(人民銀行發(fā)行1990年版50元取代),價格也慢慢上升,2007年市場發(fā)覺存量很小,于是價格從不到百元飆升到2011年最高3000元,目前仍在2000元以上。 同時,1980年的100元雖然被回收,仍然被炒到最高2000元,但這票存世比1980年50元多,因此價格要低些,目前市價1000元左右。 而面值為2角、2元的人民幣,從2000年起銀行只收不付,市場存量不多,價格上升較快。 1980年1角、5角人民幣,本來也漲了不少,但從2010年開始,人民銀行增發(fā)低值鈔票,1980版的第四套1角、5角紙幣的編號出現(xiàn)了類似于“A0A000001”的排列方式,也是第五版人民幣的編碼方式(以前都是AA0000001的格式),增發(fā)了大約1倍的新編碼1、5角鈔票,因此價格回落較多。目前估計5角紙幣的數(shù)量在700億張左右,1角紙幣的數(shù)量在900億張左右。 ▲ 8001和8005量巨大,但溢價率低,適合長期投資,將來必有大回報。 ▲ 8002量大,但市場沉淀較好,籌碼相對集中,由于受8001和8005兩冠價格影響,上漲動力不足。 ▲ 801量少,但由于一元面值原因,市場關注度一直不高。 901量少,由于是過渡品種,有很多新藏友還不知道有這個品種,關注度不高。 961量大,但市場沉淀較好,籌碼相對集中,關注度不錯。 ▲ 802量少,市場熱門品種,但籌碼較分散,真正的絕品百聯(lián)很值得收藏。 902量大,但市場沉淀較好,籌碼相對集中,屬于市場明星品種,群眾基礎較好,缺點是要受802的壓制。 ▲ 805量適中,籌碼相對集中,由于只有一個年份,配套、配禮品冊需求量比較大,也有所消耗,所以后期也比較看好。 ▲ 8010量適中,與805一樣,也只有一個年份,配套、配冊必須用到,所以也有所消耗。 ▲ 8050量稀少,四版幣王品種,早年捆貨已經(jīng)被藏家壓箱,現(xiàn)在市場真正的絕品散票也不多見,按照二三幣分析,一般幣王要占大全套的70%份額左右,所以后期應該會有不錯表現(xiàn)。 9050量適中,面值太高,市值太大,市場關注度較低,主要還是以小四禮品消耗為主。 ▲ 80100量稀少,出過不少捆貨,但畢竟是老二地位,想跑贏8050是不可能的,適合高富帥的藏友長期收藏。 90100量適中,面值太高,市值太大,市場關注度較低,主要還是以小四禮品消耗為主。
四版幣退市的消息可以說給收藏市場注入了新鮮的力量,四版幣的群眾基礎好,市場認可度高,又有面臨退市的重大預期,很多人都相當看好。8050作為四版幣目前的龍頭,雖然價格高漲,但也不過占四版幣總價值的50%左右,遠低于一、二、三版幣80%的比重。這也說明不管是四版幣還是8050,都還有大漲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