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閱讀這件事情上,很多家長費勁了功夫。大家都知道要給孩子買書,每天晚上堅持給孩子讀書。但是,孩子閱讀能力的提高,并不僅僅是閱讀書籍的數(shù)量就能決定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你會發(fā)現(xiàn),引導閱讀的方法,真的很重要。 曾經,聽過一位媽媽分享過她的育兒心得。她家里的書不多,只有二百多本吧。但是,每一本書都是精挑細選的。不僅如此,她每天還備課,引導她的孩子精讀書架上的每一本書籍。實驗、游戲、情景劇、英文對話……一應俱全。結果,她的孩子閱讀理解的能力也相當出色。 她就把她的經驗分享給我們,告訴大家:孩子閱讀書籍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雖然,我認為,閱讀這件事情上,還是多多益善,但是,我也非常認同她的觀點:閱讀方法比閱讀數(shù)量更重要!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孩子的閱讀水平和閱讀偏好,決定哪些書需要精讀每個孩子的閱讀偏好都是不同的,即使他還不滿3周歲,也會有自己獨特的喜好。我們在給孩子進行廣泛閱讀的同時,也需要挑選,一些經典,孩子愿意反復閱讀的書籍進行精讀。 也許,有些家長覺得,只要經典的適齡書籍,都適合精讀。其實,精讀這件事情真的不好說。試想一下,如果讓我們讀一些經典晦澀的書籍,也許在沒有一定文化積累的情況下,未必能比那些讀完立刻吸收的書,收獲的知識更多。 挑選孩子精讀的書籍也是一樣。我們需要挑選孩子能讀懂的那些經典書籍。畢竟,閱讀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舉個不一定恰當?shù)睦樱喝绻⒆記]有接觸過莎士比亞。不妨嘗試給孩子一些經典的關于莎士比亞的童書,讓他們閱讀。等到孩子擁有一定閱讀經驗以后,再逐漸深入。 在這里,也推薦幾本莎士比亞入門的童書給大家: 安野光雅的《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 墻書《莎士比亞通史》 傳奇日志《莎士比亞戲劇人生》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精讀書籍的種類也是有講究的,我們可以挑選不同題材的書籍,像科普書、故事書、傳記類書籍、動物故事、民間故事…… 這樣,我們就可以讓孩子有條件在書籍數(shù)量有限的情況下,接觸到更多類型的書籍。還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觀察孩子的反應,根據(jù)他們的不同喜好,有條件地選擇精讀書籍的種類。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孩子思考有一定的技巧剛拿到一本書的時候 我們可以嘗試看看這本書的封面,猜猜這本書究竟講得是什么故事。 比如:《瘋狂星期二》,我們可以讓孩子猜一猜,這本書講的是什么故事? 也許,孩子會觀察到那張圖上,青蛙飛上天了,也許,他們會盯著中間的座鐘不放??梢試L試看看他們的反應,看看他們關注點在哪里?然后讓他們猜想一下接下來可能發(fā)生的事情。 嘗試問問孩子是否讀過這本書?再讀的時候,是否有不一樣的感受? 很多人在讀完一本書以后,把書擱置一邊覺得讀完了,等再次閱讀很可能有不一樣的感受。孩子也是如此。 如果孩子太小,長時間沒有閱讀一本書。你說不定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忘了這本書,他們甚至會覺得是一本新書。和孩子閱讀,果然和之前想象中截然不同。 嘗試和孩子探尋書中喜歡的細節(jié) 很多時候,在讀書的過程中,孩子會為一些細節(jié)捧腹大笑。還有時候,他們會希望反復閱讀同一本書。那么 書中一定有吸引他們的地方。 有些細節(jié)他們喜歡,我們是可以觀察到的。比如,在閱讀《瘋狂星期二》的時候:孩子看到豬飛上天,就順便笑得趴下了。 然后,在老太太睡著的那一頁,孩子盯著看青蛙用舌頭打開了電視遙控器。 這些有趣的細節(jié)就是他們喜歡的。 而有些細節(jié),當我們問詢孩子王,他們會分享更多有趣的內容,在閱讀討論的時候,家長和孩子也可以將各自喜歡的細節(jié)彼此分享,這樣,也能增加閱讀的興趣。 嘗試和孩子探討不喜歡的細節(jié) 同樣,不喜歡的細節(jié),我們也可以彼此討論。 在討論的過程中,就可以了解到孩子喜歡的原因,是感覺無聊?還是覺得情節(jié)聽起來不舒服? 如果感覺內容無聊,也可以分析無聊的具體原因,再對癥下藥。如,對知識的不理解和重復太多造成的無聊,處理方法也一定是不同的。 如果是內容過于悲哀或別的原因,我們也可以嘗試和孩子聊天,傾聽他們心中的想法。 詢問孩子覺得困惑不解的地方 你可以問問孩子,有沒有哪些地方覺得很奇怪?比如,不明白的細節(jié),出乎意料的情節(jié),或者突然出現(xiàn)和前面有關聯(lián)性的內容。 可千萬不要小看孩子,他們往往也會給你們帶來驚喜。 曾經在閱讀《小貓頭鷹》的時候,孩子就指著書中的文字問我:為什么最后的字變成金色了? 當時我還真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細節(jié)。但是看完以后,我突然明白了。 多年以后,孩子忘了這本書,我再次拿給他看。隨便指著書中的文字問他:'為什么這里的字是金色的?'孩子卻淡然地回答:“他們找到媽媽啦?!?/p>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選擇孩子感興趣的經典書籍進行精讀。在精讀的過程中,適時通過聊天 深入探討之后,進行提問。 也許,速度一本書,只需要5分鐘。精讀一本書,說不定會耗去一小時,但是,在討論書籍的過程中,孩子會思考許多問題,也會給我們帶來無限的驚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