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都會路過一個小山坡,這個小山坡上種了很多刺槐作為護坡植物,這種植物根系淺而發(fā)達,適應性強,為優(yōu)良固沙保土樹種。華北平原的黃淮流域有較多的成片造林,其他地區(qū)多為零星栽植。 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這些刺槐都開花了,一串串潔白的刺槐花綴滿樹枝,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刺槐的花總狀花序腋生,長10-20厘米我知道刺槐花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物,有一天我終于禁不住誘惑,爬到山坡上去摘這些花。但是進到林子里以后才發(fā)現(xiàn),這里的槐花被破壞得很厲害,很多人為了摘花,甚至把整個枝干都弄斷了,一地狼藉,場面十分難看。我也沒有帶工具,只摘了夠得著的小小一把。 其實刺槐是中國植物志上的名字,很明顯,這貨是因為身上有刺,它的枝上常有托葉刺,所以得了這么一個名字。但更多的人喜歡叫它洋槐,帶著一個洋字,這貨居然還是一個外國貨。洋槐的原產(chǎn)地在美國東部,17世紀傳入歐洲及非洲。我國于18世紀末從歐洲引入青島栽培,現(xiàn)在在全國各地都廣泛栽植。在諸暨其實有很多地方種著洋槐。不過看著摘花的人如此暴力,我就不說了。 托葉刺,圖片來源見水印 有洋槐,那么還有一種國槐,我國古代有很多寫槐樹的詩。裘萬頃的“槐花滿地無人掃,半在墻根印紫苔。”白居易的“黃昏獨立佛堂前,滿地槐花滿樹蟬”。賈島的“日午路中客,槐花風處蟬。”不過這些寫的都是國槐。洋槐是十九世紀末才從南美到歐洲,后傳入中國的,沒那么長歷史,也沒那么多文化含義。 國槐開花 洋槐和國槐也非常好分,絕對不會弄錯,因為洋槐的花期在花期4-6月,而國槐的花期在7-8月。但是如果沒有花,就要增加難度了,但基本還是可以分清的。國槐的葉片前端是尖的,其結出的果實為念珠狀的莢果;洋槐的葉片是前端比較圓,小葉橢圓形,其結出的果實是扁平的莢果。 洋槐果實,圖片來源見水印 國槐果實,圖片來源見水印 洋槐葉子 國槐葉子,圖片來源見水印 不要因為洋槐能吃眼睛就緊盯著它,其實在諸暨,國槐也是很多的,它有一個特別有名的變種叫做龍爪槐,諸暨本地叫做盤槐樹,很多地方的行道樹,比如艮塔路上就有這種作為行道樹,它的枝和小枝均下垂,并向不同方向彎曲盤懸,形似龍爪,特別漂亮。當然,最漂亮的要數(shù)趙家薦福寺的六株龍爪槐,現(xiàn)在正是枝繁葉茂時,很久沒去了,十分想去看看它們。 ![]() 薦福寺龍爪槐秋景和雪景 洋槐可以吃,是美味,國槐則是一種藥材,也算是可以吃的。還有一種紅槐花,植物志上叫做毛洋槐,現(xiàn)在也在開花,花朵呈深粉紅色,花大色美,也有人也問我這個花能不能吃,我查了一下資料,有專家指出紅槐花是有毒性的,它含有一定的生物堿,會對胃、腸道形成刺激;嚴重的還會對神經(jīng)、肝、腎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這種花既不可以食用又不能入藥,它的作用僅僅是供人們觀賞。不過花嘛,好看就行,一旦與能吃沾上了邊,保不成又會遭遇像洋槐這樣的慘事,被人折了枝條砍了樹。 ![]() ![]() 雖然非常反對粗暴摘花行為,不過像洋槐這樣的美食,還是要推薦一下這道美食。建議摘花的時候,用專業(yè)的工具去摘,事先要準備一根長桿,上面綁上用細鋼筋彎好的鐵鉤或者鐮刀,這樣的裝備都不錯,反正不要傷害枝條。明年可以吃到更多的槐花,怎么也得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吧。 ![]() 別人家采槐花的工具,圖片來自旺旺雪 當花序上有三分之二花蕾將開未開時,把洋槐花摘回家清洗干凈用鹽水浸泡20分鐘,洋槐的做法菜很多,最簡單的就是槐花炒雞蛋,還可以加調(diào)味品涼拌或者炒肉,做餅包包子,包餃子,做湯,反正隨便折騰都好吃。不過槐花雖然味美,但是性涼,且含糖量較高,所以有糖尿病的人,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 ![]() ![]() ![]() 感謝紀紅老師贈送的美食圖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