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林高等級公路米拉山隧道將于2019年4月26日進行雙向通車!屆時拉林高等級公路將全線通車!公路全程409.2千米,往返在拉薩和林芝兩地的單向車程時間只需5個小時! 拉薩—林芝有較直的北線和曲形南線,連接的縣不同。拉林公路走北線、大體沿318國道線或尼洋河路線展開。該公路建成為生態(tài)通道、綠色長廊、景觀大道,被譽為“最美高等級公路” 截至目前,拉林高等級公路沿線甘丹寺服務區(qū)、日多服務區(qū)、邦杰塘服務區(qū)、金達服務區(qū)、工布江達服務區(qū)、百巴服務區(qū)、加色停車區(qū)、皮康村停車區(qū)、秀巴停車區(qū)、多布停車區(qū)10個服務區(qū)(停車區(qū))已全部投入使用,這些服務區(qū)(停車區(qū))可以給大家提供熱水、如廁、加油、臨時停車等服務。 Tips: 拉林高等級公路是我區(qū)一條城際快速路。米拉山隧道全線貫通后,往返于拉薩和林芝兩地的單向車程時間從8小時縮短至5小時。拉林高等級公路是一條“高顏值的景觀大道”,堪稱“西藏最耀眼的綠色長廊”。沿途服務區(qū)(停車區(qū))也給大家提供了很好的休息條件。在此提醒廣大司機朋友,拉林高等級公路限速100公里/小時,超速將面臨處罰。另外,機動車在非緊急情況下無故占用應急停車帶,均罰款200元,扣6分。 細數(shù)這些年川藏線的變化 由東向西在地圖上放眼望去,第一個變化就是雅葉高速的修建與瀘定段的試通車。雅葉高速G4218是由四川雅安至新疆葉城的一條高速公路,會經(jīng)過川藏沿途,目前雅康段正在修建中,2017年12月31日瀘定段正式試通車 (雅康高速天全瀘定段通車后 ▲) 而走老318國道,會經(jīng)過天全縣,飛仙關,新溝到瀘定,由于這些地段常年下雨,加之13年雅安大地震后地殼松動,時不時的會來上一段下圖的落石塌方。 還記得當年雅康高速還沒有立項,雨季走這里的經(jīng)驗是一大早先等客運站的大巴,發(fā)車了說明沒事,沒發(fā)車就不先等待 (318國道雅安天全飛仙關 ▲) (318國道雅安天全段 ▲) 要到達瀘定就會經(jīng)過二郎山,新溝的二郎山曾經(jīng)是川藏線上的第一座要翻越的高山,海拔3437米,但是在二郎山隧道通車后,這一段的老318國道也就很少去維護 (二郎山段示意圖 ▲) (老318國道二郎山段 ▲) (老318國道二郎山段 ▲) (老318國道二郎山埡口 ▲) (新318國道二郎山隧道 ▲) (二郎山隧道內(nèi)部 ▲) (出二郎山隧道下山路 ▲) (大渡河新康特大橋 ▲) 在過了瀘定、康定,會翻越現(xiàn)在的康巴第一關——折多山,嗯...折多山倒是沒啥變化,依舊是那個樣子,但是有消息說折多山未來要修建隧道,所以先在這里提一下它吧 不過二元還是有一些顧慮,現(xiàn)在自駕走川藏,可能會要兩天時間到達折多山,身體有一個緩慢適應高原的過程,但若有一天高速修好幾小時到達折多山,可能會更容易發(fā)生高原反應,哎,不知是好還是壞啊 (折多山埡口全貌 ▲) (2013年折多山埡口 ▲) (2018年同一角度拍攝折多山埡口 ▲) 沒錯,山頂埡口修建了一個游客服務中心,山頂終于有廁所上了! 下折多山到新都橋,曾經(jīng)的“攝影家天堂”因為過快的商業(yè)化,從一個小眾景點變成了大眾情人,從一個田園般的小鎮(zhèn)迅速擴建為到處修建酒店房屋的大城鎮(zhèn),自然風光雖然還有往日的風采,可已無當初的神韻。給我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幾年前到新都橋小鎮(zhèn),20分鐘步行走完,現(xiàn)在到新都橋小鎮(zhèn),20分鐘開車大概能走完 (幾年前的新都橋 ▲) (如今路邊擴建的房屋 ▲) (好在風光依舊 ▲) 高爾寺山,是318川藏線上繼二郎山之后第二個修建了隧道的高山,新都橋以后,雅江縣以前,都是高爾寺山的地盤,為何要修建隧道呢?有何變化?大概是路不好修吧 (老318國道高爾寺山山路 ▲) (如今高爾寺隧道 ▲) 高爾寺山后,雅江,一個傍著雅礱江而建的縣城,補油補水補給,過了雅江縣城要翻越兩個山頭,剪子彎山和卡子拉山,以及脫洛拉卡山部分,這幾個山的山路變化也挺大,而且也都修了隧道,剪子彎山隧道以及理塘隧道 (曾經(jīng)的剪子彎山 ▲) (曾經(jīng)的剪子彎山 ▲) (曾經(jīng)的剪子彎山十八彎 ▲) (現(xiàn)在的剪子彎山十八彎 ▲) (剪子彎山隧道 ▲) (曾經(jīng)的卡子拉山318國道 ▲) (現(xiàn)在的卡子拉山318國道 ▲) (脫洛拉卡山理塘隧道 ▲) 巴塘,義墩溝,六個隧道,走過的朋友應該都知道,13年左右還經(jīng)常傳出這里有搶劫的消息。其實早在08年以前,這里還是川藏線的腸梗阻,事故太頻繁不得不修了隧道(就像現(xiàn)在的通麥一樣),提高安全性 (巴塘老318國道秋色 ▲) (鸚哥嘴 老318國道要沖之地 ▲)
鳳都護殉節(jié)處有一段歷史,1904年光緒一十三年,四川候補道(四品,備用官員)鳳全接任駐藏大臣,到巴塘上任后大興土木,同時削弱藏傳寺廟實力,對少數(shù)民族極為鄙視,爾后藏民起兵反抗,鳳全被圍困在鸚哥嘴至死,光緒帝獲悉后派兵鎮(zhèn)壓,誅殺反叛者后統(tǒng)帥馬維騏在鸚哥嘴留下了鳳都護殉節(jié)處·孔道大通這兩行字 (新318國道巴塘隧道 ▲) 爾后一路過金沙江,都無大的變化,直到芒康海通溝,這些年尤其是川藏第一險易主后,前前后后數(shù)次變化,皆因當?shù)氐臍夂蚺c地理造成。 (今年的海通溝 ▲) (去年的海通溝 ▲) (前年的海通溝 ▲) (大前年的海通溝 ▲) 幾乎一年一個樣子,至于是什么樣子,要看七八月這里有沒有發(fā)生大的自然災害,弄的小編有一種現(xiàn)在比之前路況還要差的錯覺,應該就是2016年那次暴雨水毀路基改道造成現(xiàn)在的局面 然后就是覺巴山了。覺巴山是橫斷山脈邊緣的一座高山,川藏線必經(jīng)之地,整個山在非夏季的時候看著就是貧瘠之地,尖石凸出,山上山谷高低差極大,以往沒有護欄,現(xiàn)在已經(jīng)安裝上了 (曾經(jīng)的覺巴山318國道 ▲) (14年覺巴山318國道 ▲) (17年覺巴山318國道 ▲) (18年覺巴山,正在打隧道 ▲) 剛剛有說道川藏第一險易主,是因為老第一險——通麥天險已成為歷史,這里是川藏線上變化最大的地方,曾經(jīng)的通麥天險,老司機都害怕經(jīng)過。 之所以叫“天險”,主要是因為以通麥為中心的110km路段,處于“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沿線的山體土質(zhì)較為疏松,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雨季多發(fā)滑坡、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災害,一直以來都是川藏公路著名的“卡脖子”路段。 (曾經(jīng)的通麥天險 ▲) 只有想不到,沒有它成型不了的路,在五道二橋修建起來之前,這里就嘗試過多種辦法避開塌方段,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通麥大橋其實已經(jīng)是第三代橋梁了 2000年4月的易貢特大山體滑坡,原有的一座鋼筋水泥澆筑的大橋被洪水吞沒,川藏南線交通完全中斷。當年6月,當?shù)亟煌ㄟ\輸部門搭建起一座便橋,這就是現(xiàn)存的第一代橋。 第二代通麥大橋建于2000年12月,這是一座臨時保通性雙塔雙跨懸索橋。在2013年和2015年此橋發(fā)生過嚴重故障,一度造成川藏南線交通中斷。 第三代通麥大橋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那座紅白橋,結實堅固寬敞 (一二三代通麥大橋一覽 ▲) 如今,隨著五道二橋的修建與通車,通麥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惱人的塌方,沒有糟心的堵車,沒有肉跳的炮彈坑,一路暢跑無阻力 (對比 ▲) (曾經(jīng)過二代橋要走的路 ▲) (現(xiàn)在三代橋前 ▲) (通麥飛石崖隧道 ▲) (通麥帕隆2號隧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