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第三批章伯鈞藏書捐贈安徽省圖書館表彰暨評鑒會”在安徽省圖書館召開。此次,捐贈的文物中包括朱熹撰《四書集注二十八卷》明代印本等38部452冊珍貴文物書籍。 三次共捐贈407部 3716冊珍貴文物書籍 章伯鈞是當代著名愛國人士、政治活動家和藏書家,一生摯愛傳統(tǒng)文化,精通古籍鑒賞,耗費巨大精力和畢生積蓄,收藏了大量珍貴古籍。1986年,章伯鈞夫人李健生遵先夫遺愿,將一生古籍珍藏之大半贈與安徽省圖書館,首批捐贈330部2562冊。其后,章家子女又分別于2013年和2017年續(xù)捐部分古籍,三批共計捐贈古籍407部3716冊。章氏所捐古籍數(shù)量眾多、版本珍貴且保存完好,在省圖書館入選前五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127部古籍中,章氏捐書占34部之多,更有3部曾赴京參加文化部“國家珍貴古籍特展”,獲得海內(nèi)外專家學者的佳評。兩批續(xù)贈更是珍品薈萃,有宋刻元明遞修本《通鑒紀事本末》、元刻本《玉海》等宋元舊槧,以及《姚惜翁閣帖跋尾》、《傅增湘詩稿》等名家手稿,具有極高的文獻與版本價值。 2007年9月,國家啟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章伯鈞藏書合璧入藏安徽省圖書館不僅體現(xiàn)了章氏家族服務桑梓,惠澤后人,垂范后世的高風亮節(jié),也是安徽省古籍保護領域幾代工作者堅持不懈、矢志不移的夙愿和堅守,是安徽省完成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拓展公共圖書館古籍入藏渠道的一次成功探索和豐碩成果。 捐贈的珍貴古籍價值特別高 當天會上,與會嘉賓觀看了紀錄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章伯鈞藏書捐贈紀實》并分別致辭,對章氏家族為保護文化遺產(chǎn),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作出的巨大貢獻表示肯定和敬意。 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張健代表省文化和旅游廳向章氏子女頒發(fā)了表彰證書,安徽省圖書館向章氏子女頒發(fā)了捐贈證書。會后,與會專家學者現(xiàn)場評鑒了部分章氏藏書中的珍貴古籍,從文物、學術(shù)、藝術(shù)價值等方面對章氏藏書給予了高度評價。 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林世田在評鑒會上分享了他對這些書籍意義的思考?!笆紫仁沁@些古籍的版本特別好?!绷质捞镎f,這些書籍可以完全濃縮中國印刷史,有官刻本和私刻本等。它們都能最準確傳達中華文明。其次是,文獻價值特別高,經(jīng)史子集四部皆備,還有很多孤本。同時,它們的保存都特別完好。 “這些書品相非常好,保存得非常完整,通過回憶錄我們也看到,每當買到藏書兩位先生精心呵護。” 最難得的是,這個書上有名家備注,可見是經(jīng)過很多名人收藏。 “來之于民,還之于民”這八個字是李健生在《章伯鈞先生藏書贈書目錄》扉頁上的題詞,更是章家情懷的最好寫照。章氏贈書前后跨越三十年三代人,其中對家鄉(xiāng)濃濃的鄉(xiāng)梓之情令人動容,成為安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話。據(jù)悉,由安徽省圖書館編纂、內(nèi)容涵蓋全部三批贈書的《館藏章伯鈞珍藏善本書志》即將出版,對章氏專藏進行了全面整理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