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膈痰者。氣不降。津液否澀。水飲之氣。聚于膈上。久而隔食。故令氣道奔迫。否滿短氣圣惠方論云。夫痰結(jié)實者。由痰水積聚于胸腑間。冷氣相搏。結(jié)實不消。故令心腹否滿。氣 方 百合湯治痰食上焦有熱。壅塞不利。 百合枳殼(去瓤麩炒)麻黃(去根節(jié))天雄(炮去皮臍)款冬花昆布(洗去咸各兩半)兩)黃芩(去一盞半。入 柴胡地骨皮湯治膈痰結(jié)實。氣不升降。 柴胡(去苗)地骨皮赤茯苓(去黑皮)芎大黃葛根(銼)芍藥茵陳蒿甘草當(dāng)后臨臥 金箔丸治膈痰結(jié)實。咽喉不利。咳喘急。 龍腦(研)珍珠(研末)金箔(研十五片)牛黃(研)麝香(研各半兩)馬牙硝(研)硼砂每服一丸。 前胡散治胸中宿食。痰結(jié)實。飲減少?;虬l(fā)寒熱。臥不欲起。 前胡(一兩去蘆頭)旋復(fù)花(半兩)桂心(半兩)人參(一兩去蘆頭)川大黃(一兩銼碎微兩湯浸去皮尖溫服 八珍丸治膈痰結(jié)實。胸不利。喘嗽嘔逆。 丹砂(研半兩)犀角(鎊)羚羊角(鎊)牛黃(研)茯神(去木搗末)龍腦(各二錢)天南服一丸。 丹砂丸治膈痰結(jié)實。頭旋惡心。肢節(jié)疼痛。 丹砂(研半兩)半夏(湯浸七次焙)天南星(炮)蝦梢(炒)白附子(炮)白僵蠶(炒各一每服五七 銀粉丸治膈痰結(jié)實。滿悶喘逆。化痰。 粉霜鉛白霜白礬(熬令汁枯)水銀鉛(與水銀結(jié)炒各半兩)天南星(炮一兩半)半夏子大。每 犀角湯治膈痰結(jié)實。頭目昏暈。不思飲食。 犀角(鎊)人參黃芩(去黑心)柴胡(去苗各一分)甘草(炙半分)白茯苓(去黑心)麥服。 木香丸 (一名香橘丸) 治膈痰結(jié)實。胸膈不利。頭目昏眩。不思飲食。 木香(一分)牽牛子(炒)半夏(湯洗七次焙)白礬(熬令汁枯各一兩)檳榔青橘皮(湯生姜 治痰膈食。心胸壅滯。常欲嘔逆。不能下食。宜服此藥。 (出圣惠方)半夏(湯浸七次去滑一兩)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旋復(fù)花(半兩)前胡(一兩去蘆頭)盞。入生姜 四味半夏丸治痰隔結(jié)實。寬利胸膈。 半夏(生用四兩)白礬(生用三兩)粉霜(研半兩)牽牛子(生搗取粉三兩)上合搗研為末后臨 龍腦丸治膈痰結(jié)實。咽喉不利。 龍腦(研三錢)丹砂(研一兩)白礬(熬令汁枯半兩)半夏(湯洗七次去滑陰干為末三兩) 半夏丸 (出圣惠方) 治痰。膈食不消。見食欲嘔。 半夏(二兩湯洗七次去滑)干姜(一兩炮銼)白礬(一兩燒令汗盡)草豆蔻(一兩去皮)上 吐痰丸 (一名撩膈散) 治痰實。寒熱發(fā)渴。心胸滿悶。 半夏丸 (出十便良方) 治結(jié)痰結(jié)實。胸中否悶。咳嗽喘急。 半夏(湯洗七次焙)生姜(切焙各五錢)皂角(五枚去皮子捶碎水一升煮焙)上為末。入生 治痰實。胸中結(jié)聚不散。此方 (一名半夏湯出圣惠方)半夏(五兩)皂角(五梃捶皮)上同大銚子內(nèi)。用水煮一日。去皂角。取半夏。曬干。搗細溫 五膈丸 (出肘后方) 膈中之病。名膏肓。湯丸徑過。針灸不及。所以作丸含之 。令氣勢得相 憂膈、氣中膈、寒上以麥門冬十分去心。甘草十分炙焦。遠志、附子炮、干姜、人參、桂、細辛各六分。搗心 又方 (出圣惠方) 治痰實。胸中結(jié)聚不散。 皂角(三十梃不蛀者去黑皮捶碎)上以水五升。浸一宿。揉取汁去滓。于鍋內(nèi)以慢火熬令可 又方 (出圣惠方)密陀僧(一兩)上用醋一盞。水一中盞。煎令醋水俱盡。候干。細研為散。每服一錢。以水 鶴頂?shù)?/A>治大人小兒風(fēng)壅痰食。咽膈不利。口干煩渴。睡臥不安。及中暑頭痛。燥 渴不解。麝香(研二兩半)宿水石(粉一百一十兩)朱砂(研飛一百兩)牙硝(枯研一百二十五兩)水化下一減。又 治氣不順。停痰上攻頭痛。 (出澹寮方)二陳湯(氣實脈盛者溫膽湯)加沉香木香天南星(生各少許)上姜五片。熱服。 治一切痰實。上膈不利。大腑秘?zé)帷?BR> (出護命方)皂角(半兩去皮以酥炙)旋復(fù)花大黃杏仁(各一兩)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丁香半夏湯 (出楊氏家藏方) 平胃益氣。寬膈化痰。治嘔逆惡心。 半夏曲(炒黃)白術(shù)人參(去蘆頭各二兩)甘草(微炙)白檀香生姜(去皮切片焙秤各 逍遙丸 (出御藥院方) 治膈食氣痞。痰實喘促。 半夏(湯洗七次焙二兩)枳實(麩炒)檳榔赤茯苓(去皮各一兩)上四味為細末。姜汁糊 下膈解痰實。 (出本草)以前胡用姜汁漬搗服之。 開胸膈痰實結(jié)氣。下并下焦冷氣。下食。 (出本草)以干橘皮一斤。搗為末。蜜為丸。每食前酒下三十丸。 治痰飲膈上熱。 (出本草)取離鬲草。生絞汁。服一合。當(dāng)吐出胸膈間宿物。 下膈疏痰止吐。 (出本草)卻以濟水服之(濟水出東阿縣) 治膈痰吞酸。 (出本草)以皂角炮復(fù)選中黃心。嚼餌下。 |
|
來自: 學(xué)中醫(yī)書館 > 《普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