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會計之資金平衡表 政府會計學習是一個過程,大家在新舊銜接和日常賬務核算的過程中,會不斷加深對政府會計的理解和認識。從實踐出發(fā)到實踐中去,在不斷總結的基礎上,會逐漸形成本部門、本單位的一些經(jīng)驗和做法,行政事業(yè)單位也好,特殊行業(yè)也罷,政府會計制度只有一個,大多數(shù)業(yè)務是相通的。 在此分享一下關于政府會計資金平衡表的做法,希望給大家學習和實踐助力。 我在以前“政府會計學習(十一)丨資金結存—貨幣資金與銀行存款的關系”的文章中,曾經(jīng)提到算單位貨幣的資金的一個簡潔公式: 資金結存的金額=單位銀行存款 財政應返還額度 單位可收回款項-不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款項。 從這個公式中,我們可以理解單位資金結存—貨幣資金與銀行存款之間的關系,基于不同的情況,可以是大于、小于和等于的關系。 同樣,我們也可以根據(jù)這一公式,來驗證我們新舊銜接的正確與否。 新舊銜接之后,大家按照新舊銜接的規(guī)定,對資產(chǎn)負債表的有關項目進行了調(diào)增和調(diào)減,最后確定了預算會計相關結轉和結余的金額,以及相對應的資金結存金額,但正確與否,就需要拿這個公式來驗證了。 上述過程只是提到了新舊銜接的過程,那么在2019年具體的會計核算中,如何檢驗2019年的賬務處理是否正確,是否都按規(guī)定進行平行記賬了呢。 第一種方法:月末編制本期預算結余與本期盈余的差異調(diào)節(jié)表,如果平了,說明核算正確,但手工編制也比較復雜,也讓大家比較頭疼。 第二種方法:月末編制資金平衡表,具體格式如下。 財務會計貨幣資金明細
預算會計資金明細
從上述表中,我們不難分析預算會計資金結存各個項目與財務會計貨幣資金之間的關系,無論是新舊銜接還是日常核算,都是可以利用這一張表的。 我們知道,在新舊銜接的時候,只有財政應返還額度,沒有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在日常核算中,財政應返還額度都恢復或使用后一般只有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科目,編制這張表之后,如果資金結存的數(shù)額與單位納入預算管理貨幣資金的數(shù)額相等,則說明新舊銜接或平行記賬是正確的。 當然這只是個初步驗證,與第一種差異調(diào)節(jié)表是不替代的,可以是互補的,兩者的結合,能夠更完美。 另外,在這里還要提示,我們通過編制這張資金平衡表,可以掌握單位納入預算管理的資金總規(guī)模,類似于我們做銀行存款的未達賬項調(diào)整,調(diào)整后的資金余額是單位可支配的銀行存款金額,而不是為了平衡而平衡。 在資金平衡表的格式上,大家還可以進一步完善,進一步了解單位資金的關系。體驗這種數(shù)字關系是美妙的,零余額與財政應返還額度,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肯定是一一對應關系,如果兩者不一致,肯定就是平行記賬發(fā)生錯誤(前提是單位有基本賬戶,有些地區(qū)取消了基本賬戶,連往來資金也上繳財政了,這種情況,二者就不一致了)。 再者,我們觀察1234的數(shù)字表示,大家也會了解貨幣資金與可收回、不納入預算管理的相互關系。我們會看到預算會計里的貨幣資金為4,實際等于財務會計的現(xiàn)金1 銀行存款2-不納入預算管理2 可收回資金3,即4=1 2-2 3。 實際用簡單的數(shù)字能揭示很多復雜的關系,尤其是大家在新舊銜接的過程中,有些繞不開的數(shù)字,用1234去模擬一下,會更清楚,以后我們再舉例,關于應付款未進支出以及存貨未付款如何新舊銜接,可不是簡單的不考慮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