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薊,是農(nóng)村的一種中草藥,在我們中國分布十分廣泛的野草,這種野草在農(nóng)村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因為它繁殖生長能力特別強,農(nóng)名伯伯常把它當作雜草野草除掉,殊不知它是治病的良藥好藥。 大薊別名很多,如大刺兒菜、大刺蓋、老虎脷、虎薊、刺薊、惡雞婆等,耐寒,耐旱,常常生長在農(nóng)田農(nóng)田、山野、路旁、荒地,大薊的根比較深,很難拔掉,作為菊科植物,大薊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可入藥。 大薊在我國南北各省區(qū)都有分布,因為常見且量多,所以成為民間常用的中草藥,大薊甘、苦,涼,功效: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治高血壓:大、小薊3~15克,水煎代茶。 治癬瘡作癢:刺薊葉,搗汁服之。 治蕁麻疹:用新鮮大薊(洗凈,刮去表皮,抽去心)100g(干品減平),水煎服。 治傳染性肝炎:大、小薊鮮草適量,搗爛絞汁,溫水和服,每次服一小杯。大薊根每日30克,分2次水煎服。 治帶狀皰疹(纏腰火龍):大薊、小薊、鮮牛奶各適量。將大、小薊放在鮮牛奶中泡軟后,搗成膏,外敷。大薊是消炎止血止痛的好藥,大薊長著刺,如果不小心碰到它可能會劃破皮膚,這種長刺的大薊連牛羊都不愿意吃。春天的大薊會長出嫩葉,可以作為一道美味佳肴,可以清炒、煲湯或燉肉,美味極了。 大薊用法:干品或鮮品內(nèi)服煎湯,搗汁或研末服。外用,搗敷或搗汁涂。備注一下:大薊和小薊同屬薊,都是菊科植物,大薊、小薊無論從外形、特點、藥效作用都很相似,很容易弄混,但大薊、小薊是兩個不同品種,兩種植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