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青少年在認真閱讀課外書。 通訊員供圖 “廣州"00后"最喜愛的100本課外書”排行榜公布,披露青少年閱讀新特點 新快報訊 記者唐星 通訊員岳青報道 廣州的“00后”都看什么課外書?與“90后”相比有什么變化?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昨日廣東省青少年事業(yè)研究與發(fā)展中心發(fā)布了“廣州"00后"最喜愛的100本課外書”排行榜,榜單整體呈現(xiàn)數(shù)字閱讀熱、幻想小說熱、“治愈”小說熱三大特點。出人意料的是,武俠小說不再受追捧,退出江湖。 六成中小學學生選擇手機閱讀 調(diào)查采用開放答題的方式,抽取15所中小學的31個班級,發(fā)出問卷1600份,由受訪人自報最喜愛的課外書,共獲得書目765種,再按照一定規(guī)則進行賦值,按總值大小由高到低進行排序,取前一百本書,最終得出了這份排行榜。 在此次調(diào)查中,有一項多選題為“你使用哪種方式進行課外閱讀”。有60.6%的學生選擇用手機閱讀、13.8%選擇用電腦閱讀。與此相對應的是,選擇閱讀紙質(zhì)書籍的人數(shù)占56.1%,閱讀雜志的為15.2%。 傳統(tǒng)期刊讀物風光不再也是一大變化。 2008年的榜單中,選擇傳統(tǒng)期刊的占了17%,這些期刊的類別涵蓋文摘、漫畫、生活、文學和體育等方方面面,新世紀的前十年堪稱青少年期刊的最后黃金期。 之所以說是“最后”,是隨后,傳統(tǒng)期刊的讀者群就大幅縮小。10年后,即在2018年的榜單中,選擇閱讀期刊的只占5%,而且只有《讀者》《兒童文學》《故事會》《小說繪》《意林》5種期待上榜。期刊在“00后”青少年中大幅降溫,風光不再。從時間上看,這一變化與我國互聯(lián)網(wǎng)快速發(fā)展、移動智能手機在青少年中普及的過程相吻合,是數(shù)字化閱讀熱沖擊的必然結(jié)果。 此次上榜的書籍中,有大量作品成書于近十年,其中有9%的作品初次發(fā)表于各類互聯(lián)網(wǎng)網(wǎng)站,即通常所說的網(wǎng)絡小說,如《盜墓筆記》《大主宰》《斗破蒼穹》等。網(wǎng)絡小說受到青少年的追捧與他們熱衷電子閱讀的習慣緊密相關。 幻想小說取代武俠小說和日漫 雖有相同之處,但“00后”和“90后”兩代人之間的不同之處更多,“00后”比“90后”更愛看國產(chǎn)漫畫和幻想小說。 最顯著的變化是排行榜中武俠小說消失。在2008年的排行榜中,有3本武俠小說上榜,而在2018年的排行榜中,這一數(shù)字為零。以金庸、古龍等為代表的武俠小說曾經(jīng)深刻影響了“60后”“70后”“80后”三代人,但在“90后”中的影響力出現(xiàn)下降,到“00后”,影響力基本式微。同樣出現(xiàn)下降趨勢的還有日本漫畫數(shù)量,日系漫畫在“90后”中風靡一時,而在“00后”中的影響力出現(xiàn)明顯降溫之勢。 二者的份額很大程度上被幻想小說所取代,這一類型的小說在2008年的排行榜中占比7%,到2018年增長到了19%?!度龂萘x》《西游記》《查理九世》《海底兩萬里》《駱駝祥子》《哈利·波特》《魯濱遜漂流記》《狼王夢》《斗羅大陸》《三體》是榜單排名前十位的作品,其中有6部是幻想小說。整部榜單中有19%的書目為幻想小說,包括了玄幻、奇幻、魔幻、科幻小說四類,其共同特點是用幻想(超現(xiàn)實)的手法表現(xiàn)未實現(xiàn)的事物。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青少年研究室副主任田豐教授表示,幻想小說之所以受到青少年的追捧,主要是因為“青少年時期屬于我們說的"中二"期,這個階段人們思維認知發(fā)展到一定水平,覺得自己擁有力量,開始想象挑戰(zhàn)權威,但是他們又沒有足夠資源立即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幻想類小說則給了他們一個"秘密花園"。在這里,主角最初可能很平庸,但是通過自身努力和個人奇遇會不斷成長,最終拯救世界”?!斑@樣的套路是比較能戳中青少年內(nèi)心,也就是俗稱的"爽文"?!碧镓S說。 “治愈”小說滿足青少年心理訴求 榜單還呈現(xiàn)出“治愈”小說熱的特點,榜單中有代表性的“治愈”小說占7%,比如《追風箏的人》《解憂雜貨店》《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擺渡人》等。 “治愈”小說與“治愈系”一詞有關,后者起源于世紀之交的日本,指可以幫助個體撫平心靈創(chuàng)傷、緩解心理壓力,起到溫暖勵志作用的文藝作品或文化產(chǎn)品?!爸斡怠眰魅胫袊?“00后”青少年的課外閱讀中逐漸出現(xiàn)“治愈”小說熱。 廣東省青少年事業(yè)研究與發(fā)展中心主任林楠教授認為,“治愈”小說滿足了當下青少年的心理訴求。林楠說:“雖然"00后"尚未步入社會,但實際上從入讀小學,甚至從入讀幼兒園開始,就感受到很大的成長壓力。前輩們曾經(jīng)普遍享受的"無憂無慮的童年"對現(xiàn)在的青少年來說,幾乎是一種"奢望"。成年人社會的巨大競爭壓力,通過各種渠道投射到下一代人身上。青少年成長壓力加大,隨之而來的必然是心理困惑、煩惱增加,"治愈系"小說正好滿足了這種需求?!? 《三國演義》榜首位置十年不變 青少年課外閱讀是廣東省青少年事業(yè)研究與發(fā)展中心的一項長期追蹤研究課題,每10年開展一次調(diào)查,追蹤青少年課外書閱讀的代際變化。上一次調(diào)查在2008年,調(diào)查對象是“90后”青少年。 對比兩次調(diào)查結(jié)果,讓該中心研究員廖根深感受最深的是“經(jīng)典文學的魅力是超越時代的”。 根據(jù)調(diào)查,四大古典名著(《三國演義》《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在2008年榜單中分別排第一、三、七、十八位。而在2018年榜單中,分別排第一、二、十二、十八位。《三國演義》在兩份排行榜中都高居榜首。 此外,以《海底兩萬里》《駱駝祥子》《魯濱遜漂流記》《童年》《老人與海》《簡·愛》《朝花夕拾》《城南舊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昆蟲記》《傲慢與偏見》《紅巖》《復活》《巴黎圣母院》等為代表的中外經(jīng)典也排名靠前,為兩代青少年共同喜愛。 對此,林楠認為,實際上每一代中國人都非常喜歡以四大名著為代表的經(jīng)典名著?!爸皇窃谶^去所謂"書荒"年代,青少年可供選擇的圖書不多,所以大家覺得喜歡四大名著理所當然。如今可供選擇的青少年課外讀物可以用"海量"來形容,容易給人一種錯覺,似乎青少年不再喜歡四大名著,其實不是這樣?!? “00后”課外讀什么書 家長老師說了不算 調(diào)查顯示,成年人推薦的書難獲青少年認同 調(diào)查中的兩組數(shù)據(jù)顯示,家長、教師在“00后”課外閱讀中的影響力越來越低,有時甚至缺位。一是問及青少年如何選擇課外書,87.6%的受訪者回答自主選擇或同學推薦,回答家長、教師推薦分別僅占1.9%和10.5%。二是“00后”最喜愛的課外讀物榜單中屬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目只占21%。 成年人推薦的書難獲青少年認同,廖根深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在于沒有從青少年的年齡特點和需求特點出發(fā),而是多從主觀愿望出發(fā),表現(xiàn)出太強的功利性。 對此,他建議家長和老師在向?qū)W生推薦書目時,應從青少年的成長需求出發(fā)推薦課外讀物?!?0后”的家長、教師多出生在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或者更早,在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進入青少年期。當時我國社會基本上處在“書荒”年代,青少年課外閱讀的選擇空間非常小,課外閱讀環(huán)境與當前“00后”所處的“海量”信息年代、選擇空間廣闊有天壤之別。家長、教師要善于跟上青少年成長的時代步伐,參與選擇課外書。青少年課外閱讀的動機無非是滿足成長需求,即滿足好奇心、獲得快樂體驗和解答成長困惑的需求。因此,要從青少年的年齡特點和需求特點出發(fā)推薦課外讀物,才能引領青少年愛上閱讀。 作者:唐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