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清 前段時間,香奈兒總監(jiān)卡爾·拉格斐逝世,有心人發(fā)現(xiàn)他的私人藏書竟然有30萬冊之多。 整個書柜頂天立地,人在書海中變成了小小的一顆。 有網(wǎng)友質(zhì)疑那只是有錢人的擺設(shè),他們卻不知:卡爾·拉格斐不是因為有錢才買了這么多書,而是因為看了這么多書,才有了今日的輝煌成就。 那些藏書30萬冊的人,你永遠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可怕。 01 讀書也許不賺錢 但能讓你越來越值錢 曾經(jīng)有兩個90后美女網(wǎng)紅直播撕書,同時囂張地宣稱:“我不讀書照樣開跑車,大學(xué)生也得給我打工”。 很顯然,只有讀書少的人,才會無視讀書的好處,他們永遠也無法想象書中蘊藏著的巨大力量。 他們的格局永遠都被限制著,被短暫的物質(zhì)輕易地蒙蔽了雙眼,最終做出直播撕書的行為來。 為什么現(xiàn)代人總是浮躁焦慮、唯利是圖?只是因為讀的書太少了。 他們一邊鼓吹著讀書無用論,一邊看不到平凡和平庸之間的天差地別。 所以有人說,讀書跟不讀書的區(qū)別可能在于,不讀書的人會嘲笑讀書沒有用,而讀書的人不會嘲笑沒讀過書的人。 李嘉誠曾說:
讀書,也許不能直接轉(zhuǎn)化為金錢,但它卻是最低成本的投資,它能陪伴你度過漫長歲月,內(nèi)化為高情商、能思考、明事理、有底氣的高貴品質(zhì),能讓你越來越值錢。 02 讀書也許不能改變結(jié)局 卻能改變你的人生布局 2014年,董卿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中,離開了央視去美國留學(xué)。 當(dāng)時,她已是名副其實的央視一姐,2005年開始,便年年主持春晚。鎂光燈下,鮮花掌聲,萬眾矚目,別人求之不得的東西,她突然選擇揮手作別。 2016年,她帶著《中國詩詞大會》王者歸來。在臺上,飽讀詩書的她謙卑優(yōu)雅、落落大方,脫口而出的詩句讓人嘆服之余,更讓人感覺如沐春風(fēng)。 如今,《中國詩詞大會》已成了現(xiàn)象級節(jié)目,更是在全國上下,尤其是在青少年群體中掀起了讀詩學(xué)詞的熱潮。 董卿曾在一個節(jié)目中說:
通過讀書,讓董卿從一個普通的主持人,成為了一位舉手投足之間盡是底蘊和魅力的優(yōu)雅女人。 通過讀書,讓盛名之下的她,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最終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布局。 當(dāng)時,她如果一直做央視主持人,那么,人生如同一條乏味的直線,一眼便可望到頭。況且,長江后浪推前浪,如果一直滿足于已有的成就,不思進取,總有一天會被更強者取代。 讀書影響了人們的眼界,眼界決定了格局,而格局決定了人生布局。 讀書是一件最公平的事。只要堅持讀書,它就會把最好的運氣帶給你,讓你的人生與眾不同。 03 讀書不一定會讓你完美 但一定會讓你自我完善 歌手李健是公認(rèn)的“音樂詩人”,前不久熱播的《中國好聲音》,讓大家近距離見識到了這位寶藏男孩的另一面。 在節(jié)目里,李健變身“成語達人”、“詩詞達人”,他頻出的段子,連博學(xué)多才的哈林也差點接不住梗。 這與他幾十年來不間斷的閱讀是分不開的。《我是歌手》拍攝到李健的家時,大家都被他高大整齊的書架震驚到了。 他隨手拿起一本本冷門的書籍,跟記者侃侃而談。 李健不是刻意地賣人設(shè),他的幽默、談吐和音樂,都是由書籍作底,內(nèi)化為精神方面的豐富,使得他成為了與娛樂圈格格不入的一股清流。 當(dāng)今浮躁的社會,正是需要這股清流。 《人民日報》發(fā)表過他的《讀書的“無用”與“有用”》:
正是他不狂妄的清醒,使得在大紅之后,沒有瘋狂接商演作代言去撈錢,而是選擇避開風(fēng)頭,一如既往地沉醉在文學(xué)和音樂之中。 這種去除了浮夸的沉醉,使得他的音樂有了超越于時代的非凡價值。 讀書,讀的不只是書,讀的是別人深邃睿智的思想。讀書并不能讓我們完美,但是能讓我們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斷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04 讀書不一定會帶來光鮮的文憑 卻一定能帶來受用一生的文化 常有人對相聲演員郭德綱初中都沒畢業(yè)的學(xué)歷嗤之以鼻,但沒人敢說他沒文化。 據(jù)說,他的書房比演出劇場還大,說得出來的書他都能從書房里拿出來。當(dāng)然,他的書可不是空擺架子裝好看的。 有一次,一個記者采訪于謙,問于謙一般不演出的時候都干嘛。于謙說:我一般都是跟幾個朋友喝酒聊天唄,倒是我一般都不叫德綱,德綱的愛好就是看書。 郭德綱曾對他的兒子郭麒麟說:
郭麒麟當(dāng)初自愿退學(xué),打算走上一條跟父親一樣的道路,郭德綱讓他先讀完《二十四史》、《清史稿》再說。 三毛曾說:“書讀多了,人的容貌自然會變。” 這句話用在郭麒麟身上,真是再恰當(dāng)不過了。 多年的閱讀,讓郭麒麟從一個籠罩在父親光芒之下的小黑胖子,搖身一變,成了能自己開專場的俊俏小生。 文憑或許只是幫助我們尋找工作的敲門磚,用完即棄;但是讀書帶來的文化,卻能受用一生,它能內(nèi)化為我們生命里的血肉,讓我們有充分的底氣去獲取更好的生活。 05 讀書不一定會延長生命的長度 但一定會拓展生命的寬度 演員胡歌也以“好讀書”而出名。 2006年,他遭遇了車禍,右眼受重傷,臉和脖子加起來一共縫了一百多針。 在人生的低谷中,他開始閱讀、寫作。他說:
他讀柏楊大師和易中天老師的書籍,這些都成了胡歌灰暗時分的精神寄托。 胡歌在雜志上開專欄,寫道:“如果皮囊難以修復(fù),就用思想去填滿它吧。” 復(fù)出以后,胡歌成功飾演了《瑯琊榜》中的梅長蘇這一角色。 大家說,這個角色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原因之一,大概就是胡歌跟梅長蘇一樣,都是曾經(jīng)死過一次的人。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年歲漸長,往往有種塵埃落定之感,很多人會不可避免地生出種種惰性,常常感到無事可做。 但是,讀書能讓我們的人生在任何時刻都可以重新開始。 是的,讀書不能延長我們生命的長度,但它一定會拓展我們生命的寬度。 不讀書的人只活這一生,讀書卻能讓我們的人生拓展好幾倍。 愿你腹有詩書,在歲月中沉淀出氣質(zhì); 愿你坦蕩從容,活出自己最好的狀態(tài); 愿你豐厚博學(xué),奏出生命中的最強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