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來,又是皮膚病高發(fā)的季節(jié),每天皮膚科的門診爆滿,掌握一些原則能少跑醫(yī)院對大家都是一件好事。 很多人遇到皮膚瘙癢、長疙瘩、面部發(fā)紅等情況,通常會先看看家里有什么藥就隨意涂一點或者圖省事跑藥店隨便買了藥,效果不好,甚至還比原來更加嚴重。不得不來醫(yī)院,到醫(yī)院醫(yī)生說這個藥用錯了? 如何識別激素?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膏(簡稱激素藥膏)是重要的皮膚科常用外用藥物,可以治療濕疹、皮炎、蕁麻疹、銀屑病、白癜風等疾病。 具有安全、快速的功效。但很多人因為擔心激素的副作用或者不清楚哪些藥物含激素而擔心誤用。 正式因為大家有這樣的誤區(qū),很多商家利用了這個心理,都謊稱自己是“純中藥'絕不含有任何激素。往往這種藥膏里面都含有了大量強效激素和多種抗真菌藥物。 比如最近都震驚到丹麥醫(yī)師的中國贛衛(wèi)消證字(2009)第0504號”的“中藥產(chǎn)品神夫草。 看似是安全的“中藥膏”中檢出0.065%丙酸氯倍他索(屬于糖皮質(zhì)激素),以及抗真菌藥酮康唑和咪康唑。 他們把文章發(fā)表了,還發(fā)在了世界最牛的醫(yī)學雜志之一《柳葉刀》上,向全世界發(fā)文通告。 《柳葉刀》
當然如果想詳細了解和對比下可以收藏下面這張表。內(nèi)含詳細的分級。 美國采用的是7級法: Ⅶ級(最弱效),Ⅵ級(弱效),Ⅴ級(弱強效),Ⅳ級(中強效),Ⅲ級(強效),Ⅱ 級(高強效),Ⅰ級(超強效)。
這些情況不能外用激素激素類外用藥見效快、用途廣,但并非所有的皮膚問題都適用激素類藥物。 1、真菌感染 常見皮膚問題:手癬、足癬(腳氣)、股癬、體癬等。 激素類軟膏不僅不能殺菌,而且還會提供細菌、真菌生長所需要的環(huán)境和營養(yǎng),使皮疹范圍越來越大,不但沒有治療好,而且會越來越嚴重。有時候我們還會開玩笑說真菌被你們用激素類藥膏“養(yǎng)的肥肥的”。 很多人患真菌性皮膚病的病人起初都嫌去醫(yī)院麻煩,就自己買一些激素類外用膏藥涂抹,可能剛開始管用,抹完就止癢了。(有些激素類藥膏廣告也打的特別響,讓老百姓一下子就記住了。) 但反復幾次之后,病情非但沒有好轉(zhuǎn),皮膚還出現(xiàn)肥厚、脫屑、甚至出現(xiàn)濕疹樣變或皮膚萎縮等嚴重的不良反應。 也有一些人會認為腳氣就是在“排毒”不需要治療。時間長了會越來越嚴重,治療難度也增大,甚至會引起灰指甲或者丹毒等。需要用到抗真菌藥物進行正規(guī)的抗真菌治療。最重要的是真菌感染會傳染, 2、細菌性感染 常見皮膚問題:毛囊炎、痤瘡、癤等。 激素類軟膏可以消炎止癢,但是并沒有殺菌的作用,細菌感染導致的皮膚問題使用這類產(chǎn)品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比如痤瘡丙酸桿菌是厭氧菌,需要用到甲硝唑等藥物。 3、病毒性感染 常見皮膚問題:皰疹、帶狀皰疹、水痘、扁平疣等。 使用激素軟膏后,能暫時減輕癥狀,但不能殺滅病毒。 長期使用后,可使病情加重,嚴重者還會并發(fā)化膿性感染。 4、面部問題 常見皮膚問題:痤瘡、酒糟鼻、面部過敏等。 有些女性皮膚病部位剛好在面部,嚴重影響面容,擦了藥膏后皮膚立即變得光潔,于是便把激素類藥膏當化妝品。 長期使用含激素的藥膏,可造成皮膚萎縮、潮紅、毛細血管擴張,使皮膚更加敏感?!?/p> 面部皮膚薄,激素更易產(chǎn)生副作用,因此要盡量避免使用。 除面部外,頸部、腋窩、腹股溝、股內(nèi)側(cè)、陰部等部位也要盡量少用。 以上四種情況是不可以用激素類外用藥膏的,否則會越來越嚴重。 激素類藥物注意事項1、避免長期大量使用 長期使用激素類藥物容易導致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繼發(fā)感染等不良反應。
2、切勿突然停藥 如果長期使用激素類產(chǎn)品,突然停藥會使體內(nèi)皮質(zhì)激素缺乏,加重病情。
3、兒童、老人慎用 兒童、老人身體弱,代謝慢,對激素的抵抗力較低,不適合使用激素類藥物。 外用激素藥膏在治療濕疹中的作用國內(nèi)外的臨床經(jīng)驗均表明:
孕婦濕疹可用的激素歐洲指南:
指南分析:
外用激素常見的不良反應長期使用含激素的藥膏,可造成皮膚萎縮、潮紅、毛細血管擴張,使皮膚更加敏感。 這些不良反應都有一個前提—— 長期使用后可能發(fā)生 ! 皮膚病有2000多種,沒有大家想的那么簡單。發(fā)病原因比較復雜,可能與患者過敏體質(zhì)、外界理化因素的改變,以及氣候飲食都有一定關(guān)系。 針對不同的皮膚病要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市民不要隨便濫用外用軟膏,應盡快到專業(yè)的醫(yī)療機構(gòu),對癥治療。
|
|
來自: 錢首相小泉 > 《B、糖皮質(zhì)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