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一個令人陌生的王國,更是一個充滿奇異事物的神秘國度。 雖然有“四大文明古國之稱”,但多數(shù)人對埃及并不十分了解,除了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木乃伊,似乎說不出什么。翻開中國歷史簡表,朝代排序是“夏朝、商朝、周朝”,可是在埃及歷史簡表中則這樣的情景:第1王朝、第2王朝、第3王朝、第4王朝……第31王朝…… 由于歷史學家無法給古埃及的朝代一一取名,因此只能直接用數(shù)字來作為了不同王朝的名稱。這31個王朝歷經(jīng)種種興衰軌跡正展現(xiàn)著古埃及的歷史:強盛一統(tǒng);分裂割據(jù);被異族入侵,南北對立;被短暫征服,旋即光復。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如此看來,要了解古埃及四千年的復雜歷史似乎頗具難度。因此,許多學者致力于將四千年王朝歷史濃縮進一冊書中,讓讀者能全面且詳細的了解古埃及。對于這一想法的實踐,多數(shù)的寫作者都失敗了,所以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何國內(nèi)關于古埃及歷史的著作到現(xiàn)在依舊鳳毛麟角。 不過在小編看來,近期翻譯引進的英國考古學家喬安·弗萊徹的代表作《埃及四千年》無疑多少解決了這一問題,《科克斯書評》曾評價此書無疑是“喜歡古埃及歷史讀者的上佳選擇”。 作為西方研究古埃及的權威之作,該書縱橫講解了古埃及千年王朝興衰的歷史,還配備了權威的古埃及地圖、45幅彩色古埃及考古實物照片和權威的王朝年表。作者根據(jù)考古實物,如壁畫、神廟、金字塔等,以及各類出土的文獻來還原每代帝王的生活和王朝的發(fā)展,講解當時埃及普通民眾的世俗生活,詳細再現(xiàn)了公元前埃及的四千年歷史。 《埃及四千年》 【英】喬安·弗萊徹 著 楊凌峰 譯 浙江文藝出版社2019年 書中統(tǒng)攝了古埃及千年歷史,其中談到了關于古埃及最有趣的三個歷史問題,那么小編就不辭辛勞,在此為大家普及一下關于埃及的歷史小知識,具體解說一下書中將會提及的古埃及趣史。 1、《圣經(jīng)》的“高級黑” 眾所周知,《出埃及記》是《圣經(jīng)》的《舊約》中的一篇,講的是先知摩西帶領希伯來人逃離埃及的故事。當時的埃及法老把希伯來人當成奴隸對待,摩西便借助上帝的力量,折磨了法老一通,最后率眾離去;誰知法老派軍隊追殺摩西一行,將他們逼到紅海。于是摩西手杖一揮,紅海登時劈成兩半,供希伯來人安然通過,又將埃及追兵埋葬在汪洋之中。 既然希伯來人在埃及生活得十分艱苦。那么為什么當初一定要長途跋涉去埃及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從早在摩西之前的上百年說起,當時有一個名叫約瑟的希伯來人,他被兄弟們變賣為奴,流落到了埃及,卻由于善于解夢,受到當時法老的賞識,當了大官。后來約瑟的家鄉(xiāng)遭遇饑荒,他便不計前嫌,將兄弟們接來埃及,同享榮華富貴。于是希伯來人便在埃及扎根。 也就是說,在約瑟的時代,希伯來人很受埃及歡迎;而到了摩西的時代,希伯來人在埃及就淪為了奴隸。這真的能用“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來簡單概括么? 在第12王朝末期,閃族人的一支——喜克索斯人入侵埃及,占領了北部國土,自稱法老,與南部的埃及本土人并立數(shù)百年,直到第17王朝時才被驅(qū)逐。于是歷史學家提出了一種觀點:同樣屬于閃族人一支的希伯來人來到埃及時(即約瑟的時代),當時的統(tǒng)治者正好是同種同源的喜克索斯人,故而受到優(yōu)待;而等到埃及人驅(qū)逐了喜克索斯人之后(即摩西的時代),希伯來人自然成了不速之客,要被掃地出門了。 2、吸貓亡國的始末 中國古代有個衛(wèi)懿公,沉迷于鶴,最后因為沉迷玩鶴亡了國。埃及因貓亡國的事情與衛(wèi)懿公時代相仿,性質(zhì)卻很不一樣。 公元前525年,埃及處在第26王朝。這是一個埃及本土王朝,無奈他們受到了強敵波斯人的入侵,節(jié)節(jié)敗退。當時的波斯王是岡比西斯二世,他被后世歷史學家描述為一個好大喜功的精神病人,其實頗有謀略。波斯軍隊開拔至埃及的門戶城市佩盧西翁(Pelusium),準備與埃及進行殊死決戰(zhàn)時,岡比西斯卻耍了一個小花招——把貓綁在了波斯士兵的盾牌上。 我們都知道,古埃及人是出了名的貓奴。出于對貓頭女神貝斯特的信仰,貓在古埃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無論埃及士兵是迂腐還是虔誠,總之他們不敢傷害貓,以致作戰(zhàn)時束手束腳,最終在對波斯的戰(zhàn)爭中一敗涂地。此戰(zhàn)失敗后,埃及很快向波斯投降,這也是古埃及第一次國土全面淪陷于異族,成為附屬王國。 歷史的浪濤將是非成敗洗刷殆盡,但人們?nèi)匀磺逦赜浀眠@場因貓而敗的戰(zhàn)爭。古羅馬軍事家波利艾努斯曾作《戰(zhàn)略》一書,就將此事作為一個典型的謀略案例。 3、令羅馬帝國擔憂的女人 羅馬人最害怕的人有兩個:一是漢尼拔,二是埃及艷后。 漢尼拔是一代名將,姑且不論;為什么縱橫地中海的羅馬人會擔憂一介女流?埃及艷后究竟又是什么來頭?對此,承接前面說到吸貓亡國,埃及亡于波斯;后來經(jīng)過短暫的光復,再一次亡在了波斯手里;最后跟著波斯一起被納入亞歷山大帝國的版圖。 亞歷山大大帝英年早逝,留下孤兒寡母,無力把持大局,他生前的幾員大將便心生不軌,各自瓜分了一塊領土,形成了割據(jù)狀態(tài)。其中有一個將領名叫托勒密,他瓜分的土地是埃及,自立為法老,從此埃及開始了“希臘化時代”。 雖然說是“希臘化時代”,但托勒密也吸收了大量埃及本土的風俗習慣,比如兄妹姐弟通婚以保證血統(tǒng)的純潔性。這個王朝的君主名字很容易記憶,第一個法老叫托勒密一世,第二個叫二世,以此類推。 到托勒密十三世時,西方世界的霸權已經(jīng)落在了羅馬手上。當初亞歷山大的將領們所割裂的帝國,早已被羅馬一一吞并,只剩下托勒密埃及茍延殘喘??藠浒吞乩呤馈窗<捌G后是托勒密十三世的姐姐(兼妻子),當凱撒以征服者的姿態(tài)來到埃及時,她以自己的魅力征服了凱撒,使他過上了樂不思蜀的生活。 之后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凱撒為處理國內(nèi)政局離開埃及,最終在羅馬遭到暗殺,其部將安東尼來到埃及,同樣被埃及艷后迷得神魂顛倒。然而,安東尼最終在軍事斗爭中失敗,與埃及艷后雙雙自盡,埃及也徹底落入羅馬之手,從此成為了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 哲學家帕斯卡曾說:“假如克婁巴特拉(埃及艷后的全名)的鼻子是低的,地面一切將為之一變?!逼鋵嵃<捌G后本人的鼻子未必就很高,這話的意思是說,她左右了當時最有權勢的兩個男人,從而在歷史進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通過埃及趣史引入對埃及歷史的全面展現(xiàn),將古埃及人的整個世界呈現(xiàn)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理解的一個歷史情境之中,無疑是這本BBC古埃及紀錄片原著最為成功之處,無愧于知名書評《科克斯書評》評價該書作者“以井井有條的年表與生動詳盡的故事,將她淵博的學識娓娓道來”。 西方史學研究上有專門的“埃及學”,學者從拿破侖時代便著力于此,故而成果要比我國先進許多。如果你不滿足與國內(nèi)研究者所著的關于埃及的著作,那么就請你移目這本“百科全書式”的古埃及歷史書,在文字和圖片中探訪這以神秘而陌生的國度。 ▼ 《埃及四千年》 破解四千年王朝興衰秘密的里程碑式巨作 |
|